的經歷和卓別林差不多,父親是舞臺劇的演員。從小就發現了小基頓的天賦,悉心調教。而基頓豐富的舞臺劇表演經驗,更是為他日後地電影表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地電影表演風格,被人稱為“石頭臉”表演風格,卓別林的銀幕風格相映成趣。
早年,基頓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影響力巨大。1923年,基頓演員事業進入了最輝煌的時刻。和米高梅的合作,讓他地風頭蓋過了卓別林。但是以後的一段時間,基頓地名聲逐漸被卓別林蓋過,他的電影公司也隨之解散,加入了明星電影公司。成為該公司的電影導演。
加入明星電影公司之後,基頓開始每年以一到兩部的速度發行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受到了觀眾地普遍歡迎。雖然他的電影不能像有些電影那樣票房飄紅,但是對於明星電影公司來說,他的電影收益卻是一比不小地收入。因此在明星電影公司,基頓擁有者絕對的權威和拍片自由。這,和歷史上他的境遇,多少有些差異,要知道,歷史上,基頓在黃金時代正是結束於1928年,那個時候了窮途末路。
但是現在,基頓在明星電影公司混得風生水起,他的獨特的表演風格,如今深為美國熱愛喜劇的眾多觀眾所欣賞。
這部《小比爾號號汽船》,依然是部成本不大的電影,明星電影公司投入了80萬美元,依然是基頓自編自導自演。
而基頓之所以敢選在和《與狼共舞》、《水性楊花》這兩部之前被預測為1928上半年最受關注的電影首映|自己的這部作品有著十足的信心。
事實,證明了基頓的實力。
這部小成本的電影,受到了觀眾和影評人的極大讚賞。
《洛杉磯時報》稱:“今年的上半年,某種程度上說,是喜劇電影開始發的半年,昏暗的許久的喜劇電影,在這半年中,重新散發出曾經絢爛的光芒。卓別林先生的《馬戲團》一經出場,轟動全國,而基頓先生的這部《小比爾號汽船》則絲毫不比《馬戲團》差。”
“好萊塢剛剛創立時期,喜劇就成了最受矚目的電影。幾十年過去了,早期的棍棒喜劇已經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喜劇變得越來越難拍了。早期的喜劇,兩個人相互追逐,打打鬧鬧,雞飛狗跳,就能夠大受歡迎,但是現在卻不行。觀眾的欣賞能力在提高,他們需要的,是有特色,有風格的喜劇電影。這些年來,湧現了說不清的喜劇明星,但是目前為止,能夠為廣大觀眾所牢記的,只有卓別林和基頓。他們倆的成就,代表了好萊塢喜劇的最高成就。”
“《小比爾號汽船》延續了基頓以往的表演風格,但是讓我們感到驚喜的是,這位喜劇演員,在這部電影中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如果說他之前的電影,厚度不夠的話,那麼這一部電影可能會成為基頓所有電影的一個轉折。因為在這一部電影中,他開始以一種深刻關懷的目光打亮這個社會,觀照這個世界。從這一點說,基頓達到了喜劇大師的級別。”
“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卓別林和基頓,在這一年,幾乎同時完成了自己事業和思想的轉折,他們明白了真正的喜劇電影應該是和什麼樣子。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洛杉磯時報》提出了一個讓人很深以為然的觀點。的確,卓別林和基頓雖然走的路不同,雖然各自的電影觀念不同,但是卻同時完成了自己的蛻變過程,都明白了喜劇電影的真諦。
有了這個體驗,我想等待他們倆的,無疑是人生和電影的輝煌。
而除了這兩部電影之外,好萊塢的眾多電影公司也發行了眾多的電影,不過這些電影,大部分影響平平。
《與狼共舞》首映結束的第三天上午,一輛馬車離開了波利斯酒店緩緩前行。
路上的行人看到這輛馬車,紛紛都停下了腳步。
這輛馬車,和平常的馬車既然不同,車裡車外放滿的鮮花,鮮花中,是一具杉木做就的棺木。
馬車的後面,跟著幾輛車子,很明顯,這是送葬的隊伍。
坐在車裡的我,心情低沉,一句話也不願意說。而斯登堡、格里菲斯等人,也是沉默不語。
車子穿過印第安納波利斯的大街,出了城,進入了茫茫的大草原。
草原之上,無數印第安人騎著馬在那裡等待我們。
雷斯特。卡麥隆的死訊,傳到蘇族之後,讓蘇族人悲傷不已。在這些印第安人的心目中,雷斯特。卡麥隆是他們真正的朋友,所以十幾個部落的人全都趕來參加他的葬禮。
在蘇族駐地,我們下了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