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和你說兩件事!”馮小寶豎起兩根指頭道。
“第一件事,突厥明年必反!”他一根指頭豎起。
“第二件事,薛氏將來必反!”他二根指頭豎起。
之前馮小寶聽聞天雷,輪到劉仁軌聽得瞠目結舌,馮小寶看他老人家呆滯的樣子,趕忙離位想到他背後去。
“你想幹什麼?”劉仁軌重重地喘了口氣道。
“我想給你拍拍背,讓你緩口氣!”馮小寶很好心地道。
“滾!”
於是馮小寶坐回原位,劉仁軌先不忙著說話,而是喝了口茶,再喘了口氣問道:“你說二家必反,可有根據?”
“感覺!”馮小寶狡黠地道。
真好的理由!
作得大將,都會有“感覺”,感覺到危險而趨利避害,如先前追擊馮小寶的蕃將伊萊雲丹,馮小寶伏重兵在前等著他,伊萊雲丹根本沒有得到伏兵的情報,卻立即退兵,跑得賊快,讓馮小寶徒呼奈何,這就是大將的“感覺”。
劉仁軌也是大將來的,自然很清楚“感覺”是什麼意思,搖搖頭道:“這個藉口太不充分了!”
他信了!
問題是他能夠回去向高宗皇帝回奏道:“你妹夫的家族將來要造反!”
“證據呢?”
“哦,沒有證據,我猜的!”
高宗皇帝會拿劉老頭怎麼樣?
反正不會有好果子吃!
“我絕對不會拜入薛家的!”馮小寶斬釘截鐵地道。
“那麼你想入哪家呢?”感覺到馮小寶的堅定,劉仁軌動問。
入哪家?最優答案是入“武家”,皇后的家族,這是最安全,最容易得到信任的作法。
但是,將來奪權後,必定要清算武家,入不得!
“崔氏?”馮小寶試探地問道。
大唐真正第一世家,入崔氏,絕對可娶公主!
“嗯嗯!”劉仁軌不置可否,他也作不得主,須由皇帝作出聖裁。
“或者韋氏,我在大非川作戰,部將韋待價不錯,家世不錯,和我談得來(是支援馮小寶奪軍權的兩大戰將之一),加入韋氏,讓我作他叔!”(韋待價即時躺槍)
“呃!”
究竟加入哪一家無法定論,皇帝許可是其一,崔氏或者韋氏願意不願意接收又是其一,目前只能是不了了之。
……
暫時擱置這一問題,劉仁軌與馮小寶大談軍略戰術,劉仁軌那是傾囊相傳,馮小寶急喚崔千尋(他就住在馮府),忙於作筆記。
劉仁軌能夠帶兵上陣的機會已經不多了,作為尚書左僕射,只有在對外滅國之戰或者強敵入侵才會披掛上陣。
他寄殷切希望於馮小寶身上,期待他能夠展翅高飛,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說到三更天還是意猶未盡,嘆息道:“可惜明年你分身乏術,不然突厥……”
他與馮小寶都精確判斷突厥必反,精於騎戰的馮小寶若在北方,只怕殺得突厥人會血流成河,大快老軍頭之心!
馮小寶明年必主持攻吐蕃之事,無法去北方了。
“會有機會的!”馮小寶冷酷地道。
劉仁軌會意地點頭,這一老一少,大唐軍界最兇殘的軍頭,已完成了交班,吐蕃、突厥、契丹、新羅……還有許許多多的國家、部族,等著大唐雪亮的屠刀吧!&;amp;amp;lt;第三卷完&;amp;amp;gt;(未完待續。)
第三八六節 獻俘
馮小寶一出禁閉,即時兩樁屬於他有份參與的大事兒找上門來。
第一樁是吐蕃俘虜給送達長安,朝廷特意舉行獻俘承天門的儀式,馮小寶作為攻吐蕃主將,必須參加。
其實吐蕃俘虜早之前已經到長安,但馮小寶給關禁閉中,現在則可以進行。
……
皇帝及文武百官大隊人馬已於十二月十日擺駕返回長安,他將於長安進行獻俘儀式。
所以馮小寶出了禁閉,得猛往長安趕,好在他是軍人,趕路去長安
……
因為皇帝的迴鑾,長安城內相當熱鬧,大街小巷人來人往,各種口音,各個民族的人們均喜形於色,尤其是西域胡商和西方胡商更甚。
唐軍重挫吐蕃,絲綢之路平安程度指數大增,生意更加好做。
過往,吐蕃人入侵,他們野蠻,肆意殺害商人,強搶貨物,胡商們往往要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