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工,可不是民工,不是想補員就能夠補得上的!
吃相超難看,御史們哪能夠讓他橫行,看來他皮癢了,上回他寫反詩放過了他,這回的證據確鑿,不彈劾他真的沒天理了!
於是一堆彈章飛向韋,嚴劾他公器私用,利用他的地位威脅恐嚇工部官員去打私工。
這廝狡猾地以“你情我願”來搪塞,假惺惺地說什麼他們突然想換個工作環境,我有什麼辦法呢?
朝廷的處置是從現在起,工部官員不許辭職到私人地方打工!
之前辭職的呢?
哦,既往不咎,不能夠不教而誅嘛!
明顯的偏袒,御史們自然是不依的,再上彈章,卻發現後院起火。
驚奇地聽聞御史臺裡的一位低階御史名叫葉蘇青的,倒戈也加入了大冶礦山,據說去做了掌賬的管事去了!
挖牆角挖到了御史臺,韋也算膽大妄為了!
”韋,你好大的膽子,居然惹到我們御史臺的頭上,我告訴你,你攤上事兒了,我們不把你掀下臺,我們就不做這官了!”莊敬之在退朝後於宮門外狠狠地對韋道,。
“老莊,難怪你總是不成功,你知道為什麼嗎?”
“你真笨,朝中最大膽子的人肯定是我們這些當兵的,你還說我們好大的膽子!”韋風輕雲淡地道。
突兀對莊敬之來上一句話:“這快過年了,你有空的話,就上道觀佈施一二吧!”
“呃?”
“你一天到晚就象只蒼蠅般在我耳邊嗡嗡飛,當我是如來佛沒火氣啊?我本來伸伸手就可以拍死你,有的是方法可以炮製你,我可以讓你喝水死、躲貓貓死、睡錯死、洗臉死、蓋被死……反正你會死得讓人無話可說,不過好在有個道長說不能夠讓你死!”
“你!”莊敬之圓睜雙眼。
“是我的好兄弟玄清道長,說我氣運太足,必須有人來不時地刺刺我,幫我洩點氣,方為久遠之計。不單是你,還有其他人(指之前與他結怨的人),我統統放過了,你好自為之吧!”
說罷韋揚長而去,氣得莊敬之漲紅了臉,回去琢磨語句,預備再上彈章。
他與韋掐上,引發朝堂上一群吃瓜小夥伴們端著板凳預備看熱鬧時,卻沒想到朝廷喜事連連,這大過年的,連續兩樁大喜事即把朝堂的注意力都吸引住了。
一是鄭州黃河大橋合攏建成!
二是西域露布報捷,韋的便宜老叔父韋待價擊破西突厥,力斬酋首阿史那都支,砍了五萬造反的外族!(未完待續。。)
第五一九節 韋老叔打突厥
且說韋進入雪原進攻吐蕃之際,他認的叔父韋待價則為安西都護,負責管理西域軍政事務。
韋待價出身京兆韋氏逍遙公房,乃李道宗(文成公主之父)之婿,仕途雖有波折,但還算順利,他打過高句麗,殺過吐蕃人,做到了右武衛將軍,官位不低,但他無大才,升遷循序漸進,憑資吃飯,無甚出彩。
在第二次大非川會戰中,他交上了好運,與李謹行一齊支援了韋自中書令李敬玄手裡奪取軍權,從此與韋結下善緣。
之後,韋為迎娶公主得抬高身份,因韋家是漢初開國三傑韓信嫡傳,身份高貴,遂拜入韋門,認了韋待價為叔,如此韋家成為天家的親戚了。
韋攻吐蕃,諸將一窩蜂地跟著去打,韋待價則給派到西域當起了安西都護。
他自家懂得自家事,不是大才,得給大才鋪路,在安西都護任上主要的任務是聯絡諸國,屯田、練兵、養馬、熟悉道路等等,擺明車馬給韋將來西征打基礎。
這種為人作嫁衣的事要不是為的是自家的千里馬侄兒,韋老叔也不會這麼上心。
他做得倒也不差,屯田事務,韋有人手啊,因為韋本身就是靠屯田發家的,因此老韋叔在西域博斯騰湖邊(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屯田五十萬畝是輕輕鬆鬆的事,而養馬的話,則有涼州唐家派來的養馬高手助他,二年功夫下來就有上十萬軍馬。
如此他有糧有馬,立即拉起了三萬騎兵,他練兵還行,且有韋派來的參謀按照韋主編的《陸軍操典》幫他,結果三萬騎兵裝甲不差,兵器銳利,訓練得似模似樣,立即鎮住了西域!
起初韋待價覺得日子不錯的,因為第二次大非川吐蕃失利,吐蕃本土兵力短缺,原本部署在西域的吐蕃人悉數南歸回到吐蕃本土。
這樣一來,安西四鎮給韋待價徹底回覆,立了一功。
他的三萬騎兵嚇住了好多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