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3部分

不過,大規模地運輸蔗糖是在完成了南北向的鐵路之後形成。

透過鐵路,火車以低成本把蔗糖運到關外,成為奶糖的原材料。

而明膠則是以動物的皮、骨為原料,經過多道工序而成,屬於食品新增劑,同樣地是他人無法掌握的“高技術”。

再有煉乳,採取了減壓蒸餾,新增蔗糖而形成的良好的牛奶儲存術。

這是一種新式的制奶術,減壓蒸餾要使用到機器,天底下也只有韋才

至於奶油生產技術,則自古傳承而來即有,韋將它發揚光大。

說起牛奶生產,同樣是別人拍馬不及的,它是韋最不缺乏的,他家有無數的牧場,無數的牧民為他服務,生產牛奶!

甚至於奶糖的圓柱形也是韋的刻意所為,他專門組織機器廠研製了一種機器,能夠又快又好地把制好的糖漿切成圓柱形,這樣的機器是別人望塵莫及,根本做不出來!

還有包奶糖的可食用的飴糖紙,外包裝的防水油紙,更有商標圖案都飽蘊了技術。

多項的“高技術”是他組織了相當多的人力研製而出,形成了他的“大白兔”奶糖,其營養豐富,韋吹噓十顆“大白兔”奶糖等於一杯牛奶,其奶味純正、奶香濃郁、滋味良好,行銷全國!

日常食用,過節佳品,“大白兔”奶糖屬於暢銷品。

加上韋的行銷策略,比方說,奶糖包裝裡放了小玩具,小朋友們愛極了,還有“再來一包”等種種抽獎,大夥兒都喜歡去碰碰運氣哩。

由於使用了“高科技”,奶糖最大的生產廠商位於庫爾勒,就在太平公主的眼皮底下,生產車間實行“軍管”,他人無法仿冒,源源不斷地供應社會各階層,為韋賺得豐厚的利潤。

要不是韋的軍隊多,只怕許多人都想將他的製糖產業據為已有!

“大白兔”奶糖已經盡攏小孩子之心,無論中外,它隨著唐人的佔領軍到達世界各地,唐軍經常拿它去哄外國的小孩子。

糖果無分國家,吃下去真的好吃,別說小孩子,大人都愛吃,人人喜歡吃,成為了唐人在外的符號文化!

至於唐軍,則在戰前食用,因為他們統帥韋的教導:“大家在作戰前保持足夠的血糖濃度!”

韋說話總是有道理的,唐軍遂大嚼奶糖,成為重要的軍用補給品!

細節很重要,作戰、作工前吃糖,能夠在短時間內提升血糖,使大腦、肌肉得到充足的能量,能夠提升戰鬥力,對身體上的好處顯而易見,而另一方面,老大的心理暗示深入人心:“血糖高,不犯暈!”

如此大家不緊張,士氣得到提升。

您還別說,確實有效。

哪怕是象史萬超這樣的大個子也摸出了塊糖,拆了包裝後扔嘴裡,確保血糖,只覺得力量更足了。

他獰笑一聲,提刀上陣,準備殺人!

……

部族人還是挺帶種的,他們在湖邊聚眾而戰,所處的地勢有點高度。

在唐軍向前行軍時,他們也沒閒著,忙著集結隊伍,差不多有上四千人的樣子,幾乎人人有馬,騎著矮腳馬,他們的人種不低矮,騎在馬上顯得滑稽可笑。

但唐軍笑不出來,他們眼裡盡是怒火!

因為部族軍身上穿戴的裝備多是唐軍制式裝備,他們頭戴唐式頭盔,身披明光鎧,拿著唐刀、盾牌、長矛,就連腳上套著的軍靴也是唐制。

特m的要不是殺了唐軍得到的裝備,要不是搶了火車弄來的裝備!

幾乎人手一套唐軍裝備,看起來他們的“生意”蠻興隆的啊!

事實上,部族人把唐人鐵路當成自家的提貨機,需要時就出動做一票,這個“加里德爾”部族人多勢眾,膽又大,結果斬獲甚豐。

現在苦主上門,“加里德爾”部族認定唐人遠來疲倦,乾脆集中兵力,與唐人開戰!

不開戰不行,唐人來得快,部族人的庫藏豐富,搶來唐人東西多,物資、糧食還有這湖邊的牛馬羊,周圍都是山,根本帶不走,那就只有作戰了。

牛角號吹響,部族軍開始衝鋒,馬匹越跑越快,有如山洪傾瀉般地衝下來。

馬蹄動地,唐軍心中反而大定!

第八二六節 自相箭甲

部族人不會用箭!

就算有,也射得不多、不準!

他們的弓箭稀稀拉拉地射過來,甚至沒有到達距離就亂射一氣,在唐軍面前老遠處落下,顯示出他們的很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