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部分

但馬肉來源廣泛,不可輕棄,當時的生產力也不可能浪費,於是哈薩克民族獨闢蹊徑,在每年11月底到12月份,是哈薩克族牧民燻肉的旺季。他們在這個時候,要挑選一些膘肥體壯的牛、馬、羊宰殺後供過冬食用。為了使這些肉能較長時間的儲存,他們採用了多年積累的燻肉方式儲存。燻肉時,先將肉剁成塊,撒上鹽,搭在木架上,四周是土塊牆或是用其它東西遮擋一下下面用松枝柴煙來燻,直到燻幹,即成燻肉。哈薩克族牧民最拿手的要數做馬腸子了,馬的精華在肋骨,挑選好二至三歲的膘肥馬駒宰殺後,取其馬腸,用水洗淨,將馬的肋條切成條肉,撒上鹽和作料等,再將馬肉切成碎肉和塊肉,用調料拌勻,塞進三尺多長韌性較好的馬腸內,兩頭用竹籤扎牢,制二十餘天便成,久不變質。

除用肋骨肉****外,還用碎肉和塊肉來****,也可以用燻的方法來做馬腸子,相對成本較高一點。

現在馮小寶將燻馬肉和灌馬腸的製作方法和盤託上,不僅如此,馮小寶還送上食法:將燻馬肉、灌馬腸清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冷水,然後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慢慢熬煮大約一個小時左右,出鍋後放涼,將其切成薄片,是飲酒佐餐的佳品。

味道一流,風味獨特,解決了馬肉食用味道不好的大問題。

馮小寶參觀唐家,敏銳地發現了唐家對於馬肉食用加工的不科學,立即送上新食法,結果令到唐正明大悅。

不僅如此,還急就章製作了一些燻馬肉,不惜工本,用最好的肉和最良好的松枝製作,得出的燻馬肉那是味道濃郁、色澤豔麗、芳香四溢,整座大廳香氣繚繞!

可看可食用,有部分的燻馬肉已經烹製好,呈在碟子上,唐正明試嘗一片,嚼動起來,嘴裡有一股松油和馬肉的清香,慢慢咀嚼,越嚼越香,味道極美。

他邊吃邊想:這是唐家從沒見識過的食用方法,無疑可以大大促進唐家的肉類生產,除了自家食用,旅者能吃,最大的客戶只怕是軍方,正準備攻打吐蕃的軍隊單是伙食費就是耗資巨大,等著我唐家的燻馬肉哩。

軍人需要大量的肉食,但肉價貴難以支撐,肉價貴是因為少,那時期的生產力還是不足,唐家的馬肉多且便宜,製成燻馬肉還有灌馬腸,便宜能吃,價格適中,必受軍方歡迎!

唐家馬肉來源豐富,燻馬肉,灌馬腸的調料也不難,唐家自有鹽礦,雖說胡椒貴了一點,但給軍方提供的燻馬肉,灌馬腸也不必要這麼多的香料嘛,給鹽給他們吃已經不錯啦!

如果燻馬肉,灌馬腸的製法讓唐正明眼前一亮,那麼馮小寶的第二件禮物讓他坐不住了,立即喚下人去請三位實權長老有唐正常、唐正禮和唐正安到來一起議事!

煉焦!

確切的是土法煉焦,馮小寶參觀唐家,唐家也不敝帚自珍,連鐵礦也給馮小寶看到了,那裡有上等的鐵礦出產,尷尬的是燃料缺乏。

使用木材加熱熔化鐵礦,涼州是苦寒之地,樹木生長緩慢,哪有多少的森林?

而且唐家也有知識,對於“水土保養”非常清楚,如背後大雪山上的樹林,下有嚴令,不得輕易折取一枝,不得牲畜啃光草皮。

因此木材不足,從遠處運木材來不現實,運出鐵礦。。。那時沒有卡車和鐵路,水道不順暢,也運不出多少。

涼州是塊寶地,除了鐵礦,還有煤礦。

煤礦能夠加熱,唐家牧場已經廣泛地使用了煤礦石用於燒火,減少了木材使用。

但煤礦裡雜質太多,直接用煤礦去加工鐵礦石導致鐵質很差,不堪使用。

因此唐家空有大鐵礦,產量一直上不去,生鐵生意不溫不火。

現在嘛,馮小寶道破天機:土法煉焦!

方法是將煤經過洗選去掉石頭和泥土,留下高品質的煤礦石,再堆放在窖裡,四周頂底都用耐火磚密封,讓其點燃,經過一段時間後煤氣全部燒完,不再冒煙,就得焦炭。

使用焦炭加工鐵礦,據馮小寶說效果比用木頭加工溫度高,且無煤礦石的雜質,成功率高,產生鐵料優質。

方法與燻馬肉,灌馬腸一樣,似乎很簡單,也沒有什麼高科技,就是別人想不到,馮小寶偏偏想到了!

唐家幾位大佬暗暗震驚不已,這馮小寶委實厲害,不過是在唐家轉上幾圈,就找到了二件對於唐家大大有利的事情解決之道。

起初唐家一些人對於馮小寶不太服氣,畢竟他吊絲現象嚴重,有點武力值和小錢,頂多算是一個高素質白領人士,怎麼有資格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