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徹底掌控局勢,範質和王溥等人就會下臺,趙普拜相是必然的。到時候處處壓著自己,不免……
趙光義搖搖頭,也不顧的許多,匆匆往皇宮而去。他在想,今日的事情皇兄應該不會過分怪罪吧?要不要給太后哪裡透點風以防不測呢?
到了垂拱殿,躬身請罪的時候,趙光義才發現擔心是多餘的。
“光義啊,今天的事情不怪你!”趙匡胤雲淡風輕地擺擺手,沒有絲毫怪罪之心。
“皇兄,我……”
趙匡胤道:“有刺客潛入,不是你們不仔細,而是對方煞費苦心,怪不得你。這段時間你留守大內,汴梁一直安穩,很好……不過呢,還是有不足之處,需要多加歷練。”
“是!”聽到皇兄的諒解和勉勵,趙光義很是慶幸,但略微思量之後不免有幾分失落。他一向自視甚高,認為自己能力很強,所以出現疏漏時會很失落。但是皇兄卻不以為意,說明他並未將自己看得很高,甚至……對於一個高傲的人而言,被輕視是很難受的事情。
趙匡胤並未意識到弟弟這種微妙的心情,他現在的心思全在今日的刺殺上。
“有人不安分啊,朕剛回到汴梁就行刺,是朕低估了他們。”
趙光義道:“皇兄,會不會李筠或者李重進的餘黨……”
“有可能,但……”趙匡胤道:“朕擔心的是另有其人。”
趙普道:“看當時的情形,今日的行刺目標似乎並非完全是官家你,以官家的身手,是能躲開的。”
“嗯!”趙匡胤點點頭,他心中暗想,當時那個情形閃避的話……能該能躲開吧?應該能……
“皇兄,臣弟當時太過魯莽,只想著追兇,險些誤了大事。”趙光義要是此刻還不明白其中的關竅,那他就不是可能成為宋太宗的人物了。
“殿下也是為官家的安危著想,何錯之有?”趙普不失時機地打個圓場。
趙匡胤本就沒放在心上,所以並不在意,說道:“朕擔心的是汴梁城裡有人興風作浪。”
此話一出,幾人都陷入沉默之中,顯然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許久,趙光義低聲道:“皇兄,請恕臣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五郎今日雖護駕有功,但未免有巧合的嫌疑……定力院之事本就還有疑問之處,會不會和他有關呢?”
趙匡胤依舊在沉默之中,這個說不通的地方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今日的事情也確實湊巧。
“那個刺客呢?”趙光義小聲問道。
“死了,禁軍抓到的時候就已經死了……”
趙光義揣度道:“會不會有殺人滅口之嫌?他雖武功好,但早於禁軍察覺,那一刀擲出的位置又那樣準……”
趙普搖頭道:“這個是殿下多慮了,禁軍已經查驗過了,五……文彥那一刀只是傷了刺客,他應該是想要留活口的。是刺客自己服毒自盡的,應該是個死士。不過……萬事皆有可能,如果彼此會有聯絡,那就不然了。”
“該不至於!”趙匡胤沉聲道:“這些天他一直跟著朕,怕是沒有機會與人串聯……要說是早有準備,那也太早了。再者,讓他跟隨御輦之側是朕的臨時決定,否則他根本沒有出手的機會。”話音之中,顯然是否定的意味。
趙光義道:“皇兄,恕臣弟直言,防人之心不可無,雖然五郎接連幾次護駕,可是他身上的疑點終究無法消除啊!”
“嗯!”趙匡胤道:“之所以讓他跟隨御輦,本意是趁著今日太廟祭祀,讓他順便認祖歸宗。結果出了意外,只好暫時作罷,然後從長計議了。”
趙光義和趙普都沒有說話,他們都清楚,趙錚很有本事,也正是因此趙匡胤才格外看重。否則即便是……也不至於在今日的場合下,讓他入太廟參謁,可惜出了差錯,哪怕護駕有功也錯過了一次好機會。
“皇兄,那追兇的事情怎麼辦?”
“不能大張旗鼓,我們可不能中了宵小的奸計,不過也不能讓他們逍遙。”趙匡胤沉吟道:“還是得查,暗中追查!”
“那讓何人負責呢?楚昭輔合適嗎?”趙普小聲問道。
趙光義本來敢想主動請纓,趙匡胤卻道:“今日五郎以官帽擋箭,很不趁手啊,看來得給他換成刀劍。”
“皇兄的意思是……”
趙匡胤拍板道:“讓五郎去查吧,我看他辦這些事情挺合適!”
“可是……”趙光義剛要質疑反對,可看到趙普贊同的眼神,恍然大悟,低聲道:“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