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的重要。是許都南面屏障。
燒掉城池,帶走百姓之後,曹操必定要從其他地方遷徙百姓過來,豐潤人口。也算是間接的讓曹操傷腦筋,耗費人力物力了。
這種損人利己的事情,劉封當然要做。
“諾。”甘寧應諾了一聲,立刻下去辦事了。
大廳內,只剩下了劉封一人。
劉封陷入了沉思,現在宛城到手了,計劃完全實現了。剩下的就是曹操了,許都離宛城也只是千餘里地方罷了。
從曹操得到訊息,再聚斂糧草兵力,只需要一二月,就能揮軍南下。
這個時候,沒準甘寧還帶二十萬百姓,走在南下的路上。是很難抵擋的。不過,若是伊籍能夠成功就不一樣了。
曹操的注意力,必定會從南方而投向北方。畢竟袁紹那兩個兒子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目前河北剛剛平定,那兩個人的存在,對於曹操來說無異於咽喉裡的一根魚刺,難以下嚥。
所以說,伊籍一定不能失敗。若是失敗了,劉封也只能放棄將北五座城池了。
這件事情,劉封自己只能乾瞪眼。沒辦法插手。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劉封只能祈禱伊籍圓滿完成任務了。
除了曹操以外,最讓人傷腦筋的就是劉備了。
侵吞劉備手底下的那般文武,一直是劉封的夢想。以前,劉封沒勢力,也沒有能力進行行動。
但是這次戰爭過後,就不一樣了。
劉封已經開始考慮,怎麼處理劉備的關係了。而且有了結果,要不然也不會輕易把劉備放走了。
而考慮的結果,就是循序漸進。
劉備這個人的部下,忠誠度也要分三五九等的。也就是說,要挖人得一步步來。
而其中徐庶,劉封的把握最大。
別忘了明年就是天災了,新野也是天災覆蓋範圍之內,到時候劉備必定抵抗不住,解決不了,也必定會向荊州求糧。
但是荊州的糧食都入了江夏,都自身難保了,蔡瑁蒯越肯定不會把多餘的糧食拿出來。
到時候,只要放出訊息說江夏有糧食,劉備必定會硬著頭皮,派遣使臣過來討要糧食。
劉封決定,在那個時候給劉備糧食,但條件是,徐庶。
反正徐庶留在劉備的身邊,也被猜忌居多。幾乎沒用了,用糧食換徐庶,劉備肯定會答應的。
第二步,就是舅舅糜竺,以及趙雲,魏延等人。
劉封料想在赤壁之戰,劉備倉皇逃走,這個時候人心必定不穩,他乘虛而入,帶兵北上奪回甘氏的時候,順便把這些人帶走,強行帶走也好,還是好言相勸也好,統統帶走。
到江夏後,慢慢再說服。
糜竺,魏延劉封都有把握,唯獨趙雲沒多少把握,但是劉封還是決定那麼幹。搶回來再說。
其他人都慢慢再說。
除此之外,劉封留下劉備的原因,就是赤壁之戰了。
這件事劉封已經考慮的很清楚了,決定在赤壁之戰的時候,不與孫權結盟。
因為那樣有些不可能,畢竟他搶了周瑜的老婆,將來還會更大程度上得罪孫權,結盟已經不現實。
那怎麼辦呢?不與孫權結盟,總不至於自己帶兵去對抗曹操吧?那樣會顯得很傻。等於是拿自己的實力,去為孫權保衛江東。
於是,劉封想到了劉備,曹操南下,必定先攻新野,然後劉備逃竄,進入鈣陽,與劉琦回合。
勢力會一點點的增加,到時候讓孫權與劉備結盟,跟曹操對著幹。他就可以躲在後邊,渾水摸魚,乘機攻佔荊南四郡。
反正,赤壁之戰對於劉封來說是天大機遇。他一邊利用劉備,孫權,一邊又獨吞勝利果實。
要是這仗打好了,不僅能有荊南四郡,還能乘機北上攻打江陵,襄陽,全據楚地。
江陵城池中,有兩道地道。這件事情,劉封自己佈置下去的,當然也記得很清楚。
反正劉封的心很大,很野。赤壁之戰,就想獨吞。什麼劉備啊,孫權啊一座城池也別想拿走。
特別是劉備,劉封會像這次宛城一樣,利用完了再一腳踢開。反正就是慢慢的挖光劉備的潛在價值,最後,讓他死於無名。
不過,劉封也知道想象是美好的。操作起來,未必就能順手,所以,這件事情,劉封得好好的謀劃一番。
怎麼樣才能利用劉備,又不能給劉備一丁點的機會。說實話,難度挺大。
但是劉封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