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故事(1)
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既然主人公已經登場,我們有必要先給她正一下名,交代一下為什麼叫她武則天。其實“則天”二字,並非她的本名,而是她晚年退位之後,新皇帝李顯給她的尊號“則天大聖皇帝”中的前兩個字。此前她並沒有用過這個名字,甚至聞所未聞。她去世後,諡號“則天大聖皇后”,到了玄宗天寶年間,又追尊為“則天順聖皇后”,但是無論怎麼變,“則天”這兩個字一直保留著,成為唐朝人對她的一個基本評價。這個評價非常高,什麼是“則天”?《論語》說“惟天為大,惟堯則之”。“則天”就是取則於天,取法於天。美則美矣,但畢竟是尊號,不是名字。
那麼她有沒有自己的名字呢?她當皇帝前後,為了造輿論,曾經給自己取了個名叫“武曌”。這個“曌”字是她新造的,意思是“日月當空”,說自己像太陽和月亮一樣普照著萬里江山。這是一個很有氣魄的名字,但已經是她六七十歲當皇帝前後的事情了。那麼,現在透過各種影視劇深入人心的“武媚娘”是不是她的本名呢?其實也不是。那是她在給唐太宗當才人的時候太宗給起的名字,我們下一集還要提到。那麼,在入宮之前,就是武則天小時候,父母管她叫什麼名字呢?歷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已經湮沒無聞了。這樣說來,一千多年來如雷貫耳的武則天,居然是一個無名英雄。在她死後的一千多年裡,人們一般管她叫“武后”。
近代以來,因為女權運動的興起,人們覺得中國歷史上就出了這麼一位獨一無二的女皇帝,有大力表彰的必要,再叫她“武后”就不能彰顯她作為女皇帝的身份了。那究竟叫她什麼好呢?當時的人們覺得“則天”這個尊號非常有氣勢,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她的豐功偉績,所以就開始叫她“武則天”,後來約定俗成,就漸漸成為她的通用之名了。我們今天為了方便起見,還是按照近代以來的習慣,就管她叫“武則天”。
按照咱們中國人的敘事習慣,偉人一般從童年時期就會表現得與眾不同,所謂“三歲看老”嘛。那麼童年的武則天有沒有特別神奇的地方呢?有關武則天的童年生活,留下來的記載不多,但是有一件事情被記錄了下來,顯得頗為靈異。據《新唐書·袁天綱傳》記載,在她小的時候,父親武士彠就任利州都督。當地有一個相面大師叫做袁天綱,曾經給她看過相。袁天綱有一次路過武則天家,巧遇楊夫人。袁天綱一見,馬上說,夫人您生得骨法不凡,家中必有貴子。哪個當母親的聽到這種說法不高興啊?楊夫人馬上把袁天綱請到家裡,想讓他看看到底哪個孩子是貴子?按照當時的習慣,先看兒子。武元慶和武元爽就被拉出來了,袁天綱看了看,說,這兩個郎君長得不錯,以後是個保家之子。接著,又把大女兒給叫出來,袁天綱又看了看,說,這個小娘子生得也不錯,以後肯定是個貴夫人,可惜呢,不利其夫。她大福大貴之後,丈夫卻得不著好。再接著,奶媽就把武則天給抱出來了。武則天當時還特別小,穿著一身男孩的衣服。其中的緣由我們也明白,母親生了三個女兒,挺盼著要兒子的。可是沒有兒子怎麼辦呢?先把這個女兒當男孩打扮著吧。袁天綱一看這小孩兒,臉色驟然一變。楊夫人和武士彠都感覺到了,馬上就問,袁先生,您看我們這個孩子怎麼樣啊?袁天綱搖搖頭,說,看不好,你得讓她下地走兩步。武則天就走了兩步,忽閃著一雙大眼睛看著袁天綱。袁天綱說,哎呀,不得了,這個郎君生得是龍睛鳳頸,這是大福大貴的樣子,他怎麼會是個男孩呢?如果是女孩,必定為天下之主啊。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童年故事(2)
這段神奇的記載是否可靠呢?有人認為是真的。日本人原百代在她寫的《武則天傳》裡頭,就把這個事情看成是武則天一生力量的基礎,認為武則天正是靠了這次算命結果的鼓舞,才在以後的人生搏鬥中百折不撓,直到最後走上皇帝的寶座。但是我覺得這個故事和漢高祖斬白蛇起義一樣,都是帝王神話,不足為憑。在我看來,不是因為這次神奇的算命,武則天才有了日後的皇位,而恰恰是因為她最後當上了皇帝,才有了這個神奇的預言。換言之,這是後來編造的,而且沒準兒是武則天自己授意編造的。
史籍有關武則天童年的記載少之又少,就有這麼一件挺神奇的事兒,又還不可信,那麼,武則天的童年究竟是怎麼度過的呢?我覺得,她就像同時代的所有官僚人家的少女一樣,過著無所用心、養尊處優的生活。如果說有什麼不一樣的話,那就是她比一般的少女多走了一些路,也多讀了一些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