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3億人從農村遷移至城市(引自2007年國際能源機構的資料)。

為人民服務的電能

對於廣大中國家庭來說,電能來自於燃煤的火力發電站。截至2007年,中國在煤炭方面還是能自給自足的(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煤礦儲備國,它應當這樣)。但中國已經建造了更多的發電站來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僅2006年中國新建的發電站就比英國的全部還多。對於英國或者其他國家來說,在短短1年的時間內建造這麼多發電站,簡直無法想象。中國還計劃繼續擴建電網,藍圖上的待建發電站將相當於歐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興建的整個電網內所有新建的基礎設施——包括住房、公寓、餐館、工廠以及體育運動場所,從波羅的海國家到愛爾蘭的西部,從挪威的最北端到地中海希臘島嶼的最南端。這一拓展計劃將為數百萬家庭點亮燈光,給更多的消費者提供便宜(其中相當大一部分人將第一次擁有汽車)。這個國家對於能源的需求量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它將在這個10年結束的時候,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煤炭、石油以及核能的消費國。考慮到2005年美國比中國多消費1/3的能源,這一估計說明了令人難以想象的變更。這種需求的規模和速度意味著,2005年之前的3年內,中國的能源需求增長量,相當於日本每年的能源需求量之和,中國的能源需求變得至關重要,直接推動了2008年油價攀升到每桶100美元以上。

煤炭大國的迴歸(2)

電力消費的增長,主要是因為更多家庭連通電網了;而電力消費的增長又進一步刺激了消費者對電器產品的需求。收入的快速增加以及電價的下降,使得中國城市的每一個家庭幾乎都至少能擁有一臺電視機、一臺洗衣機以及一個冰箱。空調的擁有量是4/5。這些電器的用電量佔到了家庭用電總量的1/5。這些家用電器也許提高了中國消費者的日常生活質量,但是事實上,與發達國家同樣功能的電器相比,它們消耗的電能更多、排放的碳汙染更多。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能源需求增長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

迴歸的大王

煤炭重新成為主要的燃料,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19世紀,煤炭取代木材成為全球最主要的燃料,推動英國和美國的工業革命相繼發生。正是在這一段歷史時期,“煤炭大王”的說法由經濟學家威廉·斯坦利·傑文斯首創,他說:“(煤炭)一躍而上,成為眾商品之首。”“煤炭大王”繼續保持它的王冠,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產自中東和委內瑞拉的石油才逐漸改變了這一切。20世紀30年代,美國政府禁止家庭使用煤炭,之後又禁止火車使用煤炭,這使得煤炭的利用率大幅下跌。50~60年代核能和天然氣出現,煤炭面臨著被徹底取代的命運。三哩島核事故(Three Mile accident)的爆發暫停了核能的大肆擴張。而天然氣卻得到了進一步發展,1975~2002年間,美國興建的每一座發電站都是以天然氣為燃料的。但是天然氣本身也有缺陷。

中國的工業化道路依循的是英國工業革命的模式,後者開始於大約250年前。中國工業化程序中主要燃料就是煤炭;煤炭的使用刺激了全球範圍內重燃對這種黑色石塊的需求。在中國,主要是火力發電站使用煤炭,家庭或普通的工廠很少使用,因而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煤炭不是特別熟悉的東西,消費者也就很少能將開燈、看電視和溫室氣體的排放聯絡起來了。真相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世界對於燃煤發電站的電力需求大幅增加,許多人或許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煤炭的復興挫敗了“20世紀下半葉煤炭的前景慘淡”這一預言。倫敦人燒煤來給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供暖,我孩提時曾住過這種房子。燒煤取暖不是很有效,靠近火爐的地方很暖和,而屋子的其他地方卻冰冷冰冷的。當時,我的工作是把煤從地窖中(如今時尚的伊斯靈頓家庭在地窖中儲藏的大概只有酒了)搬出來。每年秋天,運煤工人就把煤運到各家各戶,從門前臺階處的洞口(這是維多利亞時代建築的一大特點)往煤庫裡倒煤。但是,到了20世紀60~70年代,運煤工人的日子就不好過了,當時太多英國家庭已經轉而使用天然氣了,天然氣透過管線直接從北海油田輸往千家萬戶,方便快捷。天然氣中心供暖系統代替了過時的火爐,只要開啟供暖系統,整個屋子都變得暖和了。這樣的感覺非常棒——我就不用蓋上5條毛毯睡覺了,也不用蜷縮在起居室的長沙發上守著小小的電壁爐了,更不用每天晚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