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良是在新中國的紅旗下長大的,看過的電影大多是戰爭題材的片子,《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英雄兒女》、《小兵張嘎》……影片中塑造的都是一個個軍人的英雄形象,看過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紅巖》、《平原槍聲》、《戰火中的青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都是反映軍人題材的作品,潛移默化地就受到影響,讓他感到做一名軍人是非常光榮和自豪的事情。也崇拜在部隊上湧現出的一個個英雄人物,董存瑞捨身炸碉堡,黃繼光用身體堵槍眼,羅盛教破冰救朝鮮兒童,王傑、雷鋒忠於革命忠於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小就有長大後當兵的願望,有當一名戰鬥英雄的理想。
回到農村以後,考大學成了泡影,當兵的願望就更加強烈。雖然說參軍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但是,農村中的一部分青年根本沒有盡義務的機會。近幾年來,當兵越來越吃香,那是從莊稼地裡走出去的一條出路。因此,為了當兵,幾乎都要打破腦袋,擠折閻鐵山家的門框。太平莊每年只分配一個名額,能夠爭到這一個名額的,不是貧農就是下中農,還要跟閻鐵山有著特殊的關係。永良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中農成分不是不可以當兵,但要排完貧農和下中農,才能排上中農。再說,父親跟閻鐵山也沒有特殊的關係,當兵沒什麼希望。
天黑下來,一家人開始吃晚飯。永良一想到當兵的事,飯吃到嘴裡都沒了滋味。
鄭萬僧煞有介事地對永良說:“徵兵開始了,你抓緊報個名,聽說今年的兵去北京,那可是個好地方。”當兵的希望儘管渺茫,可所具有的誘惑力讓永良下意識地點了點頭。永田給永良潑冷水:“報也沒用,白跟著瞎摻和,當兵的好事,哪能輪到咱頭上?”鄭萬僧說:“有棗沒棗打他一竿子。”
永田說:“為當兵都爭破了腦袋,該掂量掂量咱吃幾碗乾飯。你們想想,農村的適齡青年,有哪一個不想去當兵?這樣的好事,先是村幹部,後是貧下中農,最後才能輪到咱這中農。一個村不下五六十個報名的,一年給一個指標,難道能輪上我哥?”
永良聽永田一分析,有些洩氣地說:“咱要是貧下中農,興許有希望,咱這個成分的,的確沒有希望。咱村當兵的,大概是周根長,根長去年體檢合格,政審過了關,支書答應今年讓他走。”
母親對永良說:“咱才不當那行子呢,等打起仗來,鬧不清哪一會兒就沒命了。誰願意當誰當去,咱不紅眼。”鄭萬僧說:“永良,甭聽你媽的,報名又不交費,咱該報就報,報了也別抱希望,跟著瞎摻和唄!萬里要有個一呢。”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富農的兒女們 第二十六章(5)
永良說:“我考慮考慮再說。”鄭萬僧說:“還考慮什麼?該報就報。”永良沒有言語。鄭萬僧說:“咱沒權沒勢,像玉龍似的找個工作,連想也甭想。想離開莊稼地,只有當兵這一條路。鬧好了在軍隊上混個一官半職;鬧不好,當兵回來,興許能安排個工作;最次了,找不上工作,家裡還能鬧個軍屬呢,跟貧下中農們也能平起平坐了。”
永水埋怨父親:“爹,你包屈就包在精打細算上。當初你要不數算過日子,咱家也定個貧下中農成分,俺們當兵也不至於這樣遭難。”鄭萬僧有些後悔地說:“咱沒長前後眼,要是長了,土改前吃喝玩樂,肯定能鬧個貧下中農,這都是咱的命不好。”
又一天的勞動結束了。高音喇叭又廣播起來:“適齡青年,想當兵還沒報上名的,馬上到大隊裡來報,今天是最後一天了。”
永良剛收工進家,鄭萬僧就問:“你報名了嗎?”永良說:“沒有。”
“你要是不報,我現在就去替你報。”關於報名的事,鄭萬僧已經催永良好幾次了。
永良看父親真想替他報名,只好說:“我自己去報好了。”
大隊裡冷冷清清的,只有鄭喜財和民兵連長在聊天。
民兵連長問永良:“你也是來報名的?”
“是。”永良說話沒有一點底氣。民兵連長對鄭喜財說:“給永良寫上。”永良走到鄭喜財跟前問:“大伯,有多少報名的了?”鄭喜財把報名單遞給永良:“你自己看吧!”永良翻看了一下報名表,上面密密麻麻寫了四頁,足有五六十人。看報名的那麼多,永良感到更沒什麼希望。鄭喜財拿出一張單獨的表格,對永良說:“回去把它填寫好了,明天準時交上來。”
永良拿過表格來看了看,抄起桌子上的一支鋼筆,兩分鐘就填好了。表格上需要填寫的內容有姓名、年齡、家庭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