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箭“嗖”一聲飛來,破空聲甚急,足見此箭之威,兀顏光一驚,正待閃避。卻見箭支明顯不是朝自己而來。心中一鬆,臂力是夠大,可惜準頭差太遠。

那枝火箭“叮”一聲,正中兀顏光馬前地一根竹竿,火星四濺,忽然“嗡”地一聲,竹竿爆裂,滿場煙霧。竹屑亂飛,兀顏光臉上一痛,想是被竹子碎片所傷。

此時幾百枝火箭如雨般落在遼軍中軍,頓時竹子爆裂聲不斷,“嗡”一聲,熊熊烈火燃起,陣中的遼人戰馬頓時受驚,長嘶起來亂踢亂叫,幾百兀顏光親衛重騎和千餘輕騎狂奔起來。騎手根本就喝阻不住,遼人輕步兵自然遭殃,被自己的騎兵踐踏,罵聲驚呼一片。遼人亂做一團。

煙霧瀰漫中,兀顏光正自大喝:“鳴鑼!給我肅靜!”忽見一團白影如飛而來,擋住白影去路的親軍人仰馬翻,白影轉眼已到眼前,一道黑光向自己劈過,速度雖快,但兀顏光何等身手,腰刀極快上迎。大喝一聲:“小輩找死!”話音剛落,手上一輕,腰刀斷為兩截,黑光毫不停頓的斬在兀顏光頭頂,兀顏光半個頭顱隨劍勢飛起,他哼也未哼一聲,翻身栽落馬下。

白影向旁一竄,黑光再閃,幾名旗手慘叫,鐵桿大旗忽地從根部斷為兩截,緩緩傾倒,這團白影再不停留,飛一般向南遁去,煙霧漸漸消散,場中遼軍這才赫然發現,主帥兀顏光竟然神不知鬼不覺的被砍掉了腦袋。

遼人頓時大亂,這時宋軍中齊聲吶喊:“兀顏光已授首!兀顏光已授首!”,其中摻雜著契丹語的喊聲。

正在戰場上廝殺的遼人愕然回首,卻見帥旗緩緩倒下,本陣中更是亂做一團,中軍鳴鑼地小兵傻呆呆的隨意敲了幾聲鑼,就怔在了那裡。

瓊妖納延“啊”一聲驚呼,兀顏光在他心裡可如父兄一般,多年來一直照顧他,提點他,就如同他的精神支柱,瓊妖納延怎麼也不相信自己心中那座屹立不倒的高山會崩塌。

正走神,盧俊義策動戰馬,如鬼魅般出現在瓊妖納延身側,長矛唰唰刺來,瓊妖納延全無鬥志,閃避幾下,一拉韁繩,準備回本陣看個究竟,盧俊義的長矛又豈是這般好閃避的?莫說他心不在焉,就是打足精神也不知道避得過避不過呢,戰馬剛一回旋,心口一涼,已經被盧俊義神出鬼沒的長矛刺個對穿,慘呼一聲,當即斃命。

跟在瓊妖納延身邊的遼人重騎頓時亂成一團,紛紛逃命,盧俊義不依不饒,率軍在後掩殺。

宋軍中軍中鑼鼓震天響起,宋軍兵馬瘋狂的撲上,遼人再無鬥志,左中右三路同時潰敗,騎兵瘋狂逃竄,本來在後壓陣地步卒和弩手此時卻擋住了遼騎的退路,自相踐踏中不知多少步卒斃命,宋軍一鼓作氣,把遼人追殺出飛狐峪才鳴金收兵。

崇寧三年八月,宋軍出動河北禁軍六萬餘,遼軍遣南京精兵四萬餘,雙方大戰于飛狐峪,扈三妹斬遼國南京大營兵馬副總管兀顏光於陣,遼軍潰敗,死傷、被俘近兩萬,宋軍戰死三千餘人,傷者數千,合計死傷近萬人。

此役畢,宋國東京,遼國上京,四邊諸國皆為之震動,宋遼邊境戰雲密佈。

東京汴梁,宋遼大戰于飛狐峪的表章極快的傳來,竟是比武植刻意扣下地李推官被杖責的奏章快了一日,相比宋遼一觸即發的戰火,李推官被貴王打板子的事馬上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就算李家勃然大怒,王貴妃氣急敗壞,卻都知道這個時候不是談論貴王過失之時,此事也只有暫時壓下。

雖然王貴妃在趙佶耳邊吹風,言道貴王擅自率大軍進入遼境,引發兩國大戰,但趙佶此時滿心歡喜,又哪聽得進她的話,最後不耐反而把王貴妃斥責一頓,王貴妃再不敢多言。

也難怪趙佶開心,他本就好大喜功,只盼能在他治下把幽雲諸州取下,到時自己可永為後人傳誦,此次武植又打了一個漂亮的大勝仗,而且把遼國第一名將兀顏光斬於陣上,這場戰役的勝利可以說是空前地,遼宋間雖屢有爭端,各有勝負,但總的說是遼人勝的多,負地少,更別說如此乾淨利落地勝仗,大宋更是從未有過。

何況武植上表,言道在遼國的細作探明,遼人慾率大軍攻打真定府,武植得信後才緊急調兵遣將,把遼人阻於飛狐峪。

朝中大臣深信不疑,想想也是,遼人若不是想侵犯宋境那四萬人馬是做什麼來的?難道就是在宋遼邊境轉一圈再回返?至於後來遼人譴責大宋不守盟約的表章中。提到自己那四萬人馬是去剿滅宋人幾名窩藏匪患的村莊,眾大臣無不嗤之以鼻,認為對方不過是巧言令色的狡辯之語,平幾個村子要幾萬人馬?鬼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