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破舊皇城,佔領了金陵。城中大小官員四十六人,皆死於亂軍之中。太平軍殲滅清兵一萬三千多人,繳獲大小炮五百餘門,火槍四千支,各種兵器五萬餘件,火藥六千箱,騾馬近萬頭,各種衣甲堆積如山;得宮銀二百四十多萬兩,米麵數萬石,綢緞數千匹,金銀財寶難以數計。這是太平軍出師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
金陵城內百萬人民,歡呼雀躍,擁上街頭,敲鑼打鼓,鳴放鞭炮,熱烈慶賀。
經石達開安排,太平軍舉行了隆重的入城儀式。百姓們都聚在旱西門通往總督衙門的街道兩旁,想看看天王。突然。禮炮響了,太平軍從旱西門外開了進來。只見在最前面有兩隊太平軍鳴鑼開道,維持秩序。緊接著是全套儀仗,後面有三位頭裹嵌寶黃巾、身披黃袍的人,騎著高頭大馬,昂首挺胸,威風凜凜。在他們的後面,是一乘由三十六人抬著的黃緞子大轎,轎簾緊閉,有幾百名金甲武士護衛在左右,後面是無數的文武官員。接著就是一列列炮營、土營、陸營、水營的大隊人馬了。
老百姓問了維持秩序的太平軍,才知道那三位騎著高頭大馬的就是東王、北王和翼王。坐在黃緞大轎裡的是天王洪秀全。因為轎簾閉得很嚴,沒有看到天王。
太平軍入城後,立即著手修整街道,清除垃圾,修固城垣,肅清敵兵,成立衙門,增添戰具,維持治安,加強城防……足足忙了一個多月。
且說天王洪秀全,自從住進總督衙門,就沒有過問政事,把一切國事都交給楊秀清了,他一直呆在總督衙門裡忙一件事。什麼事?修天王府。
他命殿左一指揮蒙德恩擔任監工,此人是洪秀全的同鄉,該人十分機警伶俐,善於察顏觀色,見風轉舵,頗得天王歡心。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才讓他負此重任。蒙德恩受寵若驚,求之不得,自然格外賣力。經天王同意,決定在總督衙門的基礎上進行擴建。他先找人設計了一份建築圖,計算了所需用的器材和原料,招募各種匠人萬餘名。晝夜施工。為了省事,他決定一切所需材料,均取自明故宮和各大寺觀,該扒的扒,該毀的毀,管他什麼名勝不名勝的,一點也不心疼。不到兩個月,就修得初具規模。
天王洪秀全在蒙德恩的陪同下,到天王府巡視了一番。只見這座新天王府,方圓十里,牆高數丈。大門向南,門上掛一塊金字橫匾,上刻“真神榮光門”五個大字。這頭重宮院,叫“太陽城”。走近二門,抬頭一看,門上題為“真神聖天門”,左右設有鐘樓、鼓樓。走進二門,蒙德恩說:“這裡就是‘金龍城’。”洪秀全點了點頭,只見內設東西朝房二所,正面一座大殿,名“金龍殿”,尤為壯觀。繞到殿後,就是內宮和後宮了。蒙德恩說:“只因工程浩大,時間短促,妃嬪宮和御花園尚未建成。臣弟當從速督建,天王指日就可受用。”天王滿意地笑了。
蒙德恩不但是總監工,還是一位總採辦,他想盡一切辦法,從金陵各處蒐羅各種古玩。這樣,歷朝珍品,名人字畫,奇珍異寶,源源不斷地送進天王府。他還不擇手段,挑選了蘇、揚美女一百多名,送給天王,充做嬪妃。洪秀全一概不加制止,反而樂得受用。從此,蒙德恩越發紅得發紫了。
洪秀全住進天王府的頭些天,還覺得很彆扭。他目睹周圍的一切,感到和過去大有天壤之別:輕歌曼舞取代了衝鋒陷陣,笙管笛蕭取代了鼙鼓螺號,鍾磐雲板取代了槍聲炮聲,女官嬌娃取代了親兵衛士,江南紅粉取代了文武弟兄,山珍海味取代了糙米鹹菜,錦衣繡襖取代了粗布衣冠……禮儀繁瑣了,制度嚴格了,等級明顯了,世態冷漠了。各王對他感情淡薄,弟兄們對他敬而遠之。總而言之,一切一切,都從根本上改變了,好像置身在另外一個世界。
可是,過了些日子,他就逐漸地從不習慣變成了習慣,而且還被這種環境牢牢地吸引住了。他堅定不移地相信,這都是上帝的安排,這一切都是應該由他來受用的。他更相信,當初編造的那些神話,都是天父授意的。他更堅信,他是天父的次子,是普天之下的大救星。因此,他覺得自己的身價,比任何人都尊貴。他甚至毫不懷疑,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各種各樣的想法,都是出自天意,是任何人也駁不倒、改變不了的。他想:歷代皇帝,都稱自己為“天子”,我乃天父的次子,我才是天經地義的“天子”啊!天子要有權威,那麼,我有沒有權威呢?為此,他不止一次地做過試驗。你看,他咳嗽一聲,就有很多人跪倒請旨;他的臉往下一沉,偌大的宮殿就頓時鴉雀無聲;他只要說一句話,成百上千的人就忙作一團,疲於奔命;他把桌子一拍,人們就汗流泱背,跪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