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8部分

二一三一頁五行言國家不妄有曪貶進退校補謂案文“妄”當作“聞”。

二一三二頁八行護羌校尉段熲坐徵按“段”字原皆鬥“□”,徑改正,後如此不悉出校記。

二一三二頁一一行臣生長邠岐按:“岐”原鬥“歧”,徑據汲本、殿本改正。

二一三三頁五行若求猛*(敵)**'將'*據汲本、殿本改。

二一三三頁一三行沉氐大豪滇昌飢恬等十餘萬口按:集解引惠棟說,謂袁紀作“二十餘萬口”。

二一三四頁二行急使軍就道按:刊誤謂“軍”上少一字,或“督”或“領”也。

二一三五頁一五行才略兼優按:“兼”原鬥“廉”,徑據汲本、殿本改正。

二一三六頁二行欲退身避第按:集解引錢大昕說,謂“第”當作“弟”,避弟謂己避位而弟得辟召也,此事見風俗透過譽篇,下文“避第仕途”亦“弟”字之鬥。

二一三六頁五行及黨事大起至時人以為規賢按:校補謂此文九十一字當在“讓封不受”下。以所□乃張奐已坐黨禁錮歸田裡後事,故稱奐為故大司農。據奐傳,奐之被禁錮,先因災應上疏追訟竇武、陳番,及言皇太后恩禮不接,觸宦官忌,事已在靈帝建寧二年四月矣,不應反列於桓帝永康元年前也。

二一三六頁七行時人以為規賢按:刊誤謂案文當作“以規為賢”。

二一三七頁一行誅鄧萬按:校補謂鄧萬即鄧萬世,章懷避唐諱,省去一“世”字。

二一三八頁一行敦煌*(酒)**'淵'*泉人也按:集解引錢大昕說,謂酒泉郡名,非縣名,當作“淵泉”。漢志敦煌郡有淵泉縣,晉志作“深泉”,蓋避唐諱。章懷本亦當作“深”,後人妄改為“酒”耳。胡注通鑑雲奐敦煌淵泉人,胡所見本尚未鬥也。今據改。注同。

二一三八頁四行*(陽)**'瓜'*州晉昌縣汲本、殿本“陽”作“永”。按:刊誤謂“永”當作“瓜”。集解引錢大昕說,謂閩本“永”作“陽”,考唐書地理志,晉昌縣屬瓜州,永陽二字俱誤。今據改。

二一三八頁五行時牟卿受書於張堪按:集解引洪亮吉說,謂“張”字應作“周”字。

二一三八頁一四行金*(食)**'銀'*器名集解引洪頤鷀擔�街猩驕��ⅲ�L,金銀器之名。李注“食”當是“銀”字之鬥。今據改。

二一四一頁八行天乃雷雨以風按:汲本、殿本“雨”作“電”。

二一四二頁一三行穰穰滿家按:“穰穰”原鬥“禳禳”,徑據汲本、殿本改正。

二一四三頁五行乃以五百金買其首以報按:校補引柳從辰說,謂今新序“首”作“骨”。案北史隱逸傳崔賾荅豫章王書“燕求馬首,猉養□鳴”,知古本原有作“首”者。南史鄭鮮之傳“燕昭市骨而駿足至”,則仍作“骨”。且孔融與魏武論盛孝章書已雲“燕君市駿馬之骨”,是作“骨”亦由來已久。疑新序自有南北本之別,唐起北方,章懷所據蓋是北本。

二一四三頁一六行奢非晉文按:集解引惠棟說,謂“晉”續漢書作“桓”,據注引齊桓公事,疑本書亦元是“桓”字。

二一四四頁八行王愔文志按:殿本“文志”作“文字志”。

二一四五頁六行所在*'有'*能政據刊誤補。

二一四五頁八行*'會'*宗字子松據殿本補。

二一四六頁一行司徒尹*(訟)**'頌'*薦熲通鑑胡注謂桓帝紀“訟”作“頌”,作“頌”為是。今據改。注同。

二一四六頁一0行首虜五千餘人按:“千”原鬥“十”,徑據汲本、殿本改正。

二一四六頁一一行燒當種九十餘口詣熲降按:刊誤謂燒當一種不止九十餘口,其種中九十口降亦不足記,“十”當作“千”。

二一四八頁八行徒更招降按:“徒”字疑鬥,通鑑作“欲”。

二一四九頁五行乃令軍中張鏃利刃刊誤謂案文鏃非可張,未知何字。按:殿本考證謂通鑑“張”作“長”。

二一五0頁六行段熲*(曰)*傳*'曰'*據汲本改。

二一五一頁六行故*(宮)**'官'*縣邑更相通屬據汲本改。按:刊誤謂案文“宮”當作“官”,舊屯田營壁皆是故官也。

二一五三頁六行西縣屬天水郡按:集解引洪亮吉說,謂“天水”應作“漢陽”,明帝永平十七年所改也。 後一頁

後漢書卷六十六 陳王列傳 第五十六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