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北,但是日軍還是在十月六日以猛烈的空襲和重炮配合步兵,攻下了張古山和長嶺北高地,並以張古山為屏障繼續負隅頑抗。經過一週的激戰,58師損失過半,奪回張古山,馮聖法已經力不從心,後面的戲,得有正從德安縣城趕來萬家嶺增援的王耀武來唱了第74軍兩個師投入萬家嶺戰役的時間前後相差數天。俞濟時帶領第58師先行奉調,於1938年9月30日已在張古山、長嶺作戰,6日張古山失守。王耀武的第51師起先仍駐德安,至10月4日左右才奉命增援,故才有後來張靈甫偷襲張古山的反攻之戰。參見時任薛嶽參謀長的吳逸志於1940年所編《薛伯陵將軍指揮之——德安萬家嶺大捷回憶》(出版社不詳),及陳誠1938年10月8日至蔣介石密電(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張古山是萬家嶺戰場的制高點,海拔雖不高,但山勢陡峭,日軍佔據著張古山,就多了一道阻止中國軍隊進擊的天然屏障,反之,若74軍打下張古山,則不僅徹底封死了敵106師團的生路,而且居高臨下直逼敵人的核心陣地。張古山的得失,關係到圍殲松浦師團的成敗。王耀武深感壓在肩上的擔子千鈞沉重,他不敢再有任何閃失了,他的心理上正蒙著一層陰影,因為不久之前,他剛剛背上了一個處分。

還在九江尚未失守的時候,51師在吳城、星子到廬山西側的馬回嶺守衛第二線陣地,以防日軍利用華中縱橫的水網地帶從水路對中國軍隊的防線作迂迴突進。1938年8月22日,日軍果然派波田支隊竄入鄱陽湖,試圖在星子以南登陸,張靈甫率153旅出兵進行反登陸作戰,成功將日軍驅逐入湖。

當日,由於瑞昌失守,51師又被第九戰區緊急北調,歸屬第30集團軍指揮,阻擊從瑞昌突入的日軍。8月30日,51師前鋒151旅的302團第1營在岷山與日軍第9師團第6旅團的一個大隊遭遇,營長鬍立群率全營與敵激戰,在戰鬥中犧牲,幸虧旅長周志道率本部和301團及時趕到,主力奮力反擊,才奪回了岷山陣地,並順勢於9月1日收復瑞昌。日軍集中了主力向瑞昌的151旅大舉反攻,周志道勢單力薄,孤掌難鳴,王耀武只得命令該旅撤出瑞昌,退回東嶺。日軍106師團及第9師團的第6旅團馬上出發,進擊黃老門與馬回嶺,以圖截斷南潯鐵路,王耀武與趕來增援的馮聖法聯手抗擊,才將日軍打退,援軍第18軍攻佔岷山,保住了南潯鐵路。但是在瑞昌和岷山反擊不力讓王耀武走了麥城,他在戰後被記大過一次參見吳鳶《岷山之戰》《德安文史資料選集第二輯》。

前車之鑑猶在,王耀武沒有退路,張古山一仗對他來說,意味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而張古山的地勢,明擺著對在山上憑險據守的日軍極為有利,誰都知道,在這樣的山勢前,靠仰攻拿下山頭是要付出極大傷亡代價的苦差使。由誰來擔綱主攻?在師部召集旅團長們討論作戰方案的時候,王耀武意味深長的目光落在剛剛佩上少將將星不到一個月的張靈甫身上。

張靈甫在1938年9月升上了第153旅少將旅長,這是他在南京戰役後短短半年期間的二度晉升,張靈甫的官階,這時已經越過早於他跟隨王耀武的邱維達,與周志道平起平坐,再次證明王耀武對張靈甫前一時期戰功的欣賞和肯定。51師副師長李天霞則因此被免去原先兼任的第153旅旅長一職。張靈甫升任旅長,留下的305團團長的空缺由唐生海填補,306團團長在這年的1月已經由常孝德升任。這是一個妥善的人事調動,看得出王耀武對張靈甫的特別關照。唐生海是王耀武黃埔三期的同學,雖然屆期比張靈甫高,但是他在抗戰以前長期在中央軍校洛陽分校擔任教官,經歷以紙上談兵居多,讓他擔任團長一職,有助於培養他的實戰經驗需要更正的是,在一些涉及萬家嶺戰役的資料、作品中,不少編者和作者都將張靈甫與唐生海的職務倒錯,稱第153旅旅長為唐生海,而誤認張靈甫仍為第305團團長。據臺灣“史政局”編撰的張靈甫傳略,他於1938年3月任153旅副旅長,同年9月已升任旅長,而唐生海才是305團團長,兩人的職務在一些較原始的戰史資料,如吳逸志於1940年所編《薛伯陵將軍指揮之—德安萬家嶺大捷回憶》及74軍參戰人員回憶文章中均有明確記錄。 。而常孝德則不僅是張靈甫的黃埔四期同學,本身在原305團也給張靈甫當過將近一年的副手。因此張靈甫指揮這兩個團長完全可以得心應手。

第四節張古山血染紅(4)

對於王耀武的周到,張靈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