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想找斯奇科夫幫忙,那談何容易。
再說了,如果容易,那他不早就幹了嗎?
費一番手腳,那是必須的,而費了手腳之後能否成事,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而朱可夫簡要地將這幾天發生的一些事向斯奇科夫交待了一遍,然後真心地希望他可以幫忙,而且還許下重諾,如果他能幫忙,不管斯奇科夫提什麼條件,他都答應。
這個條件很優惠,幾乎是朱可夫能開出的最好的條件,如若是換做別人,想都不想,可能就答應了,有了朱可夫這句話,那等於是到手的榮華富貴呀。
可是,斯奇科夫不能答應,至少不能就這樣答應了,如果他答應了,他又如何向古塔沃夫交待,雖然古塔沃夫明面上是已經放過他的母親了,但他心裡清楚著呢,古塔沃夫哪能這麼好心呢,在自己沒有完成那三個條件之前,古塔沃夫是不會放手的。
有了母親這一道制肘,斯奇科夫處事是不得不慎之又慎啊。
“非常抱歉,殿下,如無沙皇陛下的旨意,我軍不能輕出,您身為西部軍區的副司令長官,想必對這條規定知道的比我還清楚吧。”斯奇科夫滿臉歉意地道。
他的歉意是發自內心的,他是不得以而為之啊。
如果不是古塔沃夫耍弄手段,以他的母親做為威脅,即使現在朱可夫不提出這個要求,他都要率軍相助的,因為他心裡明白,朱可夫才是正統的皇位繼承人。
而他,斯奇科夫所統率的大軍向來都是捍衛正統的。
可是,誰讓他有弱點暴露在古塔沃夫面前呢。也許這就是命吧。
其實古塔沃夫在起兵之前就要求斯奇科夫率軍加入,並且向其承諾,只要斯奇科夫肯加入。那他就是以後的三軍司令官了。
這個承諾不可謂不重,三軍司令官向來是由沙皇親自擔任的。古塔沃夫卻願意讓出來給斯奇科夫,顯然,他也認為斯奇科夫是一個難得的人才,而且品性甚佳。
可是,如此重諾在前,斯奇科夫還是拒絕了。
他必須拒絕,因為,他有原則。做人的原則,處事的原則,而違背原則的事,他不幹。
斯奇科夫到是一個性情中人。
而朱可夫見斯奇科夫幾乎沒有考慮就拒絕了,他很失望,真的很失望。
他本是懷著信心而來,沒想到斯奇科夫沒有任何的猶豫就將自己的那一點信心給擊碎了,他真的想不通,難道就沒有讓斯奇科夫動心的事情了嗎?
而斯奇科夫掌著西部軍區的軍權,即使朱可夫是副司令。如果沒有司令的命令,他是調動不了西部軍區的大軍的,所以。私自調動大軍這條路也是行不通的。
不過,他還存著一絲僥倖,他希望斯奇科夫可以答應他另外一個要求,這對斯奇科夫來說也許不算什麼,但對現在的朱可夫來說,很重要。
斯奇科夫點了點頭,讓朱可夫說來聽聽。
“我想調動我的警衛團以及受我直接管轄的兩鎮大軍。”朱可夫有點忐忑地道。
他的這個要求不過分,只要斯奇科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行。但有了剛才的教訓,朱可夫還是有些不安。如果斯奇科夫不同意,那他也沒辦法。
朱可夫的警衛團外加兩鎮大軍總計人馬是五萬人,也就說。朱可夫請求調走一支五萬人的大軍,而這要求不過分,人數卻是也不少。
朱可夫有點緊張地望著斯奇科夫,並留意著他臉色以及身體各處的變化,一絲一毫的變化都不放過。
他現在只能希望斯奇科夫能夠手下留情,放掉這五萬人了。
而出乎他的意料,也正好契中他的期望。
斯奇科夫竟然同意了。
朱可夫還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聽錯了,直到他連續問了好幾遍,但斯奇科夫不再出聲,朱可夫才知道夢想已成了現實,斯奇科夫預設就代表著已經答應了。
朱可夫突然有一種想哭的衝動,真是太好了,這真是意外之喜啊。
有了這五萬人,雖然不能說絕對可以改變當前的局勢,至少多了一種選擇。
這事,他還真得感謝斯奇科夫,他這明顯是在放水啊。
情況緊急,在對斯奇科夫千恩萬謝之後,朱可夫便抓緊時間調動這五萬人,準備馳援季米洛夫。
有了這五萬人,朱可夫手上了便有了機動力量,可以從外展開,給予被圍攻的東軍以支援。
而華斯基所率的北軍仍然一刻也不停地對東軍的營地展開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