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考慮一下,然後再做決定也不遲。”
伊藤博文是在變相地相勸明治,靜下心來想一想,同時,也給自己這一方留下回旋的餘地,如果將話都說死了,事情都做絕了,萬一再想回頭,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
伊藤博文字就一直存有保住明治,保住日本國之心,而他也一直提倡用暫時的忍耐來換取帝國的延續,然後再重新走上光復之路。
而黃旭所提條件,在伊藤博文看來,未嘗不可以一試。
只不過,這需要很大的決心與勇氣,試想,如果一個人習慣了做人上之人,現在卻突然反過來要他服伺別人,這種轉變不是誰都能受得了的。
而以明治的傲氣,讓他作出這麼大的轉變,的確是有點難度,而這也正是伊藤博文意圖讓明治靜下心來考慮一下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他是太瞭解明治了。
而明治聽了伊藤博文之言後,生生地將到了口邊的話嚥了回去,他也非普通人,這其中的厲害關係,他同樣知之甚詳,只不過,正如明知所估的那樣,做為大日本帝國的天皇,如要讓他立即就去適應臣服的角色,這轉變來得太大了。
他適應不了。
不過,他同樣知道伊藤博文是番好意,所以,他也不能太拂了伊藤博文的意思。
“好吧,那我們就考慮一下。”明治深吸一口氣,道。
他能做到這一步,已經算是做出了非常大的讓步。
而黃旭呢,他本就沒抱太大希望,但現在聽明治既然說要考慮,他心中在意外的同時又有點高興,因為考慮就代表著事情的進展比他預料的結果要好得多,既如此,何樂而不為呢,那就給點時間,讓明治好好考慮考慮。
於是,黃旭表示同意。
再然後,現場便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
這是屬於明治的考慮時間。
明治思前想後,將這其中的所有環節,好的壞的,有利的,不利的,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翻過來,倒過去的想了再想,又再想。
老實說,他彷徨,他猶豫,他甚至有點不知道怎麼辦好。
他拿不定主意。
當然,明治也是人,有點糾結也是再正常不過的。
而黃旭只是在一旁默默地等待。
差不多過了兩柱香的時間,黃旭看到明治的眼睛亮了起來,眼神之中更是透出一絲堅定,黃旭知道,他已經考慮好了。
黃旭有點期待。
“黃旭,你聽著,朕是大日本帝國的天皇,吾寧死,絕不降!”明治霸氣地道。
只不過,他的這霸氣讓人聽來總不是那麼個味。
黃旭一聽此言,臉上不由露出失望之色,從沒什麼希望,到保持一絲期待,再至失望,黃旭在明治這件事上歷經了大起大落的思想歷程,最後的答案只不過是回到了原點。
對黃旭來說,這不是最好的答案,也不是最差的答案,但,這就是答案。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他了,該說的,該給的,該做的,他已經做完了,剩下的事,他已沒有選擇。
而一旁的伊藤博文聽到明治此言,雖然有點失望,但最後也是長出了一口氣,臉上的緊張之色也松馳了下來,他覺得終於是解脫了,不用再為明治,為明治的帝國操心了,他可以放下了。
而黃旭的臉色最後一次在明治二人的臉上掃過,然後他揮了揮手,只見太平軍的弓箭手便舉起了手中的弓,對準了明治二人。
永別了,明治,永別了,伊藤博文,黃旭在心中道。
他要祝福這兩個對手的離去,一切終於要結束了。
而明治二人也是一臉解脫地等待著這最後時刻的到來。
弓被拉起,箭如流星,最後暴射向明治與伊藤博文。
只聽噗的一聲,利箭入體,每個人感覺到又有生命即將逝去。
不過,等人搞明白一切之後,這才發現,原來這箭沒被插到明治二人身上,反而是插在了另外一個人身上。
黃旭望著那緩緩倒下的身影,臉色大變,然後只聽他狂吼一聲,直撲了過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