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三十三章 海戰的深入

僵持中的無敵艦隊與英國艦隊仍是互相殺傷著。

不過,隨著戰鬥的進一步深入,無敵艦隊在實力方面的劣勢便逐漸顯現了出來,在英艦的反擊之下,無敵艦隊的傷亡變得越來越大。

本來,無敵艦隊就想著可以憑藉伏擊這一手段在與英艦的爭奪之中佔據上風,可是,沒想這英艦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強大,雖然他們遭到了無敵艦隊的伏擊,受到了不小的損失,但是主力還在,尚儲存完整,再加上他們強大的戰鬥力與豐富的戰鬥經驗,他們很快便在無敵艦隊的伏擊下穩住了陣腳並逐步展開反擊。

而形勢被自然反轉,英艦在太平軍的伏擊之下反而佔據上風。

如此一來,形勢便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而如果再任由形勢惡化下去,無敵艦隊將會有陷入絕境的危險。

這形勢變化的真快。

而做為無敵艦隊的掌舵人,李鴻章與駱秉章當然也因此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們原計劃可以透過伏擊戰重創英艦,但沒想卻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變成了得不償失的局面。

而且,如果再任由情況惡化下去,那就不僅僅是得不償失的問題了,有可能連整個無敵艦隊都會陷入困境之中,真到那個時候,那就麻煩了。

英國海軍實力之強,的確已經超過了李鴻章等人的預料。

怎麼辦?李鴻章必須想出辦法,可是,辦法就那麼幾個,而且都不是好辦法。一向足智多謀的李鴻章也很是為難起來。

而當前的辦法有這麼幾個:

一,他們要麼冒險繼續與英艦交火,等待將來出現反轉的機會,但是,這種機會的出現顯然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說是基本上不可能出現,所以,即使要繼續打,那也得改變策略,不能明著來。

二,就此撤退。然後再尋找機會與英艦一決雌雄,這固然可以儲存無敵艦隊的實力,但他們也將就此失去殲敵的機會,而在此之後的後果將很難預料,英軍的援軍可能就此與新德里的英印軍匯合。爾後的印度戰役極可能會由此發生改變,一切都將偏離他們事先預定的方向與軌道,一切都將變得不再受他們控制,這將會是最差的結果。

三,不惜與英艦決一死戰,以自己的傷亡換取英國人的傷亡,以此來更大可能地殺傷英國人以及英國艦隊,這樣做的好處是。極有可能令英艦喪失大部的戰鬥力,甚至可以令今天在伏擊圈中的大部分英艦主力有來無回。這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法。基本上是屬於拼命的做法。

可是,這雖然有助於達成事先預定的目標,但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太平軍無敵艦隊可能需要付出整個無敵艦隊做為代價,這是包括黃旭在內的太平軍高層所無法接受的。除非事情已經走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否則。這一條路行不通。

以上三種對策都算不上完美,李鴻章為難就在這裡。

而相比較而言。李鴻章更加願意選擇第一種策略,那就是有所改變地繼續戰鬥。

可是,這改變又談何容易,現在兩軍交戰正酣,任何的改變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必須是慎之又慎,李鴻章必須思慮周詳。

而在經過與駱秉章反覆的商議之後,李鴻章作出了決定。

無敵艦隊需要作出改變,然後再戰。

他們大概的思路是,由駱秉章率領無敵艦隊的主力繼續與英艦殊死戰鬥,而李鴻章則率領巨炮艦悄然退出戰鬥序列,然後朝英國艦隊的側翼潛去。

經過分析,李鴻章發現,英國艦隊的側翼是他們的薄弱環節。

英國艦隊在這個地方進行防守的火力相對較小,而集中的運輸艦卻最多,他們將強大的火力全都置於與無敵艦隊衝突的最前方,而將沒有自備火力的運輸艦擺在後方,運輸艦上面裝載的都是英軍的援兵,而且數量很大,而李鴻章就是衝著他們去的。

只要能在這些運輸艦上搞出動靜,如果運氣好,不是沒有可能大量殺傷這些援軍,這對整個戰局來說,那都有決定性的意義,當然,即使運氣不是那麼好,針對運輸艦的行動也可以吸引英艦的火力,從而間接地分散英艦主攻方向的火力,讓無敵艦隊從中找出突破點。

總之,只要能順利地在英國運輸艦中製造出一定的“轟動”效應,那對無敵艦隊後續的行動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李鴻章便是瞄著一點去的。

而李鴻章後續的行動也是超出尋常的順利,李鴻章率領的巨炮艦從無敵艦隊的側翼慢慢地接近英運輸艦的所在位置,而英艦的火力被駱秉章所率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