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木孝允手下的人一撥接一撥地透過遊繩順利地攀到城樓上,然後,他們向城下的戶木孝允打出成功的手勢,那意思明白著呢,一切正常,安全!
而站在下面緊張地凝視著上面情況的戶木孝允看著那些成功的手勢,不由鬆了一口氣,整個人也放鬆了下來,因為,只要成功地攀上去,那就等於整個營救行動是成功了一半。
而在這些日軍攀上城樓之後,太平軍的換崗仍在繼續,這就給他們的離開創造了有利條件,所以,這部分日軍迅速地收拾好裝備,然後以最快的速度離開城樓向城內潛去.
這是戶木孝允與眾人事先商量好的行動方案,他們在進城之後便會分批行動,然後在關押高杉晉作的地點取齊.
而戶木孝允是隨最後一撥日軍衝上城樓的,他們衝上城樓的時候,太平軍的換崗過程仍未完成,所以,太平軍也就無暇再顧及他們,於是,他們趁著這個間隙,輕而易舉地就飄進了城內.
而就在戶木孝允率人潛入城內之際,那些參與換崗的太平軍士兵終於到位了,但是,他們在完成換崗的那一刻,似乎是無意識地朝戶木孝允等人著陸的地方看了一眼,而且,他們的眼神中似乎還隱藏著些什麼.
而戶木孝允在率人潛入城中之後,他便憑著對開城的熟悉,輕車熟路便潛到了關押高杉晉作的地方,而在他們抵達目的地的時候,其它三撥人馬也已經抵達多時了.
接下來便是清點人數,應到三十九人。實到三十八人,再加上戶木孝允,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剛剛好夠數,全都到齊了。
見所有人都安全抵達,戶木孝允的底氣是越來越足,嚴格說起來。他們這第一步,算是安全地走完了,但是,接下來的路才是關鍵,如果這關鍵的路走對了,那救出高杉晉作將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
所以,這接下來的路,戶木孝允需要格外的小心.
而他們現身處於一處非常偏僻的小院外面,這座小院是一座非常不起眼的小院,從外看去,這小院與周圍其它的小院並無二致,看不出有什麼區別,但真正的區別在於,這座小院當中關押著一個重要的人物,高杉晉作.
而戶木孝允等人潛來此處的目的,就是為了從這小院中救出高杉晉作,然後安全地將之帶回漢城.
根據得到的情報,這處小院從外面看上去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但是,它的裡面卻是有大學問,那裡不但有精兵把守,而且是機關重重,如果沒有周密的計劃以及詳盡的小院地圖做為指引,就這樣冒冒失失地闖進去,那最後只能是一個死字.
而恰恰是這兩個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戶木孝允卻都具備了,也就是說,戶木孝允安全地進入小院已經沒了任何障礙.
深吸一口氣,戶木孝允向眾人下達了突擊的命令.
三十八人仍然被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十人,戶木孝允所在小組為九人,他們將從四個不同的方向潛入小院,然後躲過把守此處的精兵,接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救出高杉晉作.
而這一整個過程說起來是一氣呵成,但實施起來卻也不是那麼容易,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那都將會是前功盡棄。不僅高杉晉作要完蛋,就是戶木孝允自己帶來的這些人也將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戶木孝允提醒自己一定要小心之後再小心,一定要確保此次行動可以馬到功成。
不過,他對這救人的方案以及他帶來的這些人還是很有信心的,戶木孝允與他帶來的這三十八人在來之前,已經在漢城的駐地將救人的過程演練了很多遍,幾乎是將所有可能遇到的不測環節都考慮到並模擬了一遍,按理說。他們這次進去,也就是依葫蘆畫瓢,如果沒有意外發生,救出高杉晉作將是水到渠成之事.
而在戶木孝允的指揮下,四個小組火速地就位,然後翻牆入院,開始按計劃進行救援行動.
因為事先準備充分,他們駕輕就熟地避開了守衛,一路暢通無阻地出現在了關押高杉晉作的房間外面,並設法引開了守在房間外面的守衛。
戶木孝允命令三個小組在房間周圍警戒,剩下的一組人跟在他的身邊,然後包圍了房間。
戶木孝允又警惕地朝周圍看了看,他感覺已經安全了,這才又深吸一口氣,然後抬起右手在房門上敲了三下.
這三下敲得很有節奏感.
接著,便聽見房間裡面傳來三聲輕微的咳嗽聲,聽起來與外面的三聲敲門聲配合得恰到好處.
而聽到這三聲咳嗽聲,戶木孝允一直緊繃的臉上竟然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