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仁川港中心碼頭的不遠處,有一處破爛的茅草屋,從外望去,這茅草屋是爛得不能再爛了,而構建屋子所用的茅草經過多年風霜的洗刷,也已變得脆弱不堪。
或許一陣風吹來,茅草屋將會應風而塌,最後變成一堆亂草。
可是,這個時候,它仍傲立風中,雖搖搖欲墜,但卻偏偏不倒,讓人在驚歎之餘,竟然隱隱為它的前景擔憂起來。
而在這毫不起眼的茅草屋中,此時卻突然傳來幾股粗重的喘息聲。
茅草屋中藏有人!
破爛的茅草屋中竟然藏的有人。
“司令官閣下,太平軍似乎已經停止了搜查行動,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行動了?”一陣蟋蟋嗖嗖的聲響之後,有人輕聲問道。
但是,被問到的那司令官卻並沒有馬上做出回答,而是好一陣沉默。
過了好一會兒,另一個聲音這才又響起:“不急,再等一等。”
這聲音應該是那司令官。
而他這簡短的幾個字卻似乎飽含深意。
這司令官的話也似乎很管用,他此話一說,那問話之人便不再多言。
接著便又是死一般的靜,當然,除了那些喘息聲之外。
時間過的很快,夜幕開始降臨。
而或許是等的有點心焦吧,原先問話那人似乎頗有些艱難地嚥了咽口水,然後忍不住又再問道:“司令官。我們的給養已經耗盡,恐怕捱不了多久了。”
他說的是事實,同樣也道出了他們現在所面臨的最急迫的問題。
“再等一等。”回應他的仍然是這句簡單的話。
那問話之人雖有滿肚子的疑問。但還是忍住了沒再問,司令官都說了要再等一等,他只能再等了。
不過,等待歸等待,但這次卻沒讓他等待太久,在離剛才的問話約摸過去半個時辰之後,那被稱做司令官的人突然道:“是時候了。”
他的聲音低沉而又堅定。讓人感覺到他已經下了很大的決心。
“司令官,所有出海的大路已被太平軍的艦隊封鎖。唯一可行之路就只剩下那條兇險萬分的海上小路了。”那問話之人頗為惆悵地道。
雖是躲過了城內的搜尋,但想要逃出生天,卻仍是困難重重。
至於那人提及的那條海上小路,雖是隱蔽。但恐怕是人跡罕至,想必沒什麼人走過,如此說來,走那條路,與來一次大海探險基本上沒什麼區別。
一句話,大路走不通,小路風險大。
可是,留給他們的時間和機會卻已經不多了。
又是一陣沉默。
而沉默過後,那被稱作司令官卻斬釘截鐵地道:“走小路。“
司令官是打算闖一闖這風險未知的小路了。
而兩者相較。取其易行者,相較大路之上的機會,走小路雖然會碰到很多未知的風險。但畢竟成功的希望卻也很大。
所以,拼一拼,說不定會拼出生路,而且,他們也只能是拼一拼了。
而司令官的話就是命令,是命令就得執行。
“是。末將這就去安排。”那問話之人應諾,急忙起身去做準備。
可是。他尚未轉身,那被稱作司令官的人卻從旁拉住了他,只聽那司令官道:“戶木君,一切小心。”
前行之路艱難,大家必須風雨同舟,而司令官的這話說的也是真心話,真心的關心之語。
而至此,茅草屋中之人的身份也就顯露無遺了。
是的,正是太平軍久尋而不得的戶木孝允與伊藤博文等人。
這些人竟然藏在這種地方,難怪太平軍找不到他們,真的很會找地方。
而且,這的確也是個好地方。
躲避搜查的好地方。
如果僅從尋找藏身之所這一點來說,伊藤博文等人急中生智的本領,著實令人佩服。
可是,這些人又是怎麼跑這來的呢?
這還得從頭說起。
當戶木孝允在城樓上聽伊藤博文說起援軍未至之事後,知道形勢已經無法扭轉,所以,他便力勸伊藤博文放棄大軍,隻身逃命,以後再找機會報仇。
而對於戶木孝允的提議,伊藤博文當然是不能同意了,他身為日軍統帥,上需對天皇負責,下要對全體將士負責,他如果就這樣走了,不要說天皇不會放過他,就是他自己,也不會原諒自己,這可是涉及到幾十萬將士的性命之事,幾十萬條人命啊。
很顯然,伊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