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郭破天本來的設想,他是準備儘快攻城的,但自從被馮子材偷襲之後,他變得小心起來,他不敢輕易再將自己的後背留給馮子材,以免腹背受敵。
經過與呂擎天商議,他們決定採取圍點打援的戰術,用一小部分兵力牽制住駐馬店的守軍,而集中優勢兵力先消滅馮子材,然後再回過頭來破城.
拿定主意之後,郭破天便做出了相應的部署,靜候馮子材來攻。可是,此後一連幾天,馮子材都是按兵不動,並沒有馬上進攻的意思,似乎前次的偷襲只是他虛晃了一槍,而再也沒了下文。這馮子材不急不打緊,但郭破天卻急啊,遷延日久,打持久戰,對太平軍非常的不利,所以,他必須主動尋找戰機,力求速戰速決。
經過反覆的考慮,郭破天決定佯攻駐馬店,以此做為誘耳,調馮子材率軍來援,然後,他再想辦法在中途設伏,從而殲滅馮子材所率清軍.
於是,郭破天命令呂擎天率領圍城的那小部人馬進攻駐馬店,而他親率主力大軍在馮子材援救駐馬店的必經之路上埋伏。他相信只要駐馬店的守軍向馮子材求援,馮子材一定會率軍來救駐馬店,到那個時候,馮子材想不掉進他的陷阱都難.
果不其然,在呂擎天發動進攻之後不久,駐馬店便有人試圖從城內突圍而出,呂擎天一見便知是向馮子材求援之人,所以,他命人故意放開一條路,讓報信人安然離去,而他則派人飛馬稟告郭破天,讓他張網以待,等待馮子材上鉤.
郭破天接信之後大喜,他一面傳令給呂擎天,命他不能放鬆攻城的節奏,保證有足夠的壓力強加給駐馬店的守軍,另一方面,他命太平軍主力做好迎敵的準備,務必在此一戰,全殲馮子材所率的清軍。
可是,郭破天率軍等了很久,卻不見馮子材率軍經過,而據呂擎天報告,駐馬店城內的清軍卻象發瘋了一樣,拼命地反擊呂擎天所率的攻城部隊.
呂擎天的進攻原本只是一種姿態,並不想真的就此拿下駐馬店,而清軍卻不然。為了生存,他們必須拼盡全力,所以,從氣勢上比較,太平軍已然輸了一籌,往往清軍的一個反擊,就能將太平軍逼退很遠。
呂擎天派人將攻城的情況向郭破天做了彙報,向他請示是否仍有必要繼續攻城,因為誘敵的目的已經達到,再繼續攻城,已然是失去了意義,這樣繼續做的後果,只不過是陡增傷亡而已,所以,他的意思是先暫停進攻,保持圍城的態勢即可。
郭破天在接報之後,並沒有同意呂擎天的意見,仍是命他繼續攻城,他的意見是。只要馮子材還沒有掉進他設的陷阱。那麼進攻就不能停。他要讓駐馬店的守軍及馮子材都明白,此次駐馬店是非救不可的。
呂擎天得令之後,雖有些無奈,但也不得不遵令而行。一如繼往地保持進攻的強度,而這樣做的後果也正他所說,太平軍死的人也越來越多。
而郭破天在埋伏的地點,左等右等,就是不見馮子材率軍經過,他不知派出了多少趟探馬,可得到的答覆都是說馮子材的營中沒有任何動靜,似乎壓根就沒打算援救駐馬店。
郭破天根本猜不透馮子材在想什麼,但要說馮子材見死不救。那是不可能的,除非馮子材已經識破了他圍城打援的計策。不管怎麼樣,郭破天打算再等一等試試看。
可是,最後的結果還是讓他失望了,馮子材並沒有來。郭破天明白他這一趟又是白忙活了。他只能撤去埋伏,準備收攏大軍,回營之後再另想辦法.
誰知,他剛剛釋出命令,部隊還沒有收攏,就突聽一陣號炮聲響起,只見四周旌旗招展,喊殺之聲沖天而起,郭破天大驚失色。
他定睛一看,發現來的正是清軍,而迎風飄起的帥旗之上,大大地寫著一個”馮”字,不用說,一定是馮子材到了。原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本來郭破天以為自己設下埋伏是靜待馮子材上當,卻沒想到,馮子材已經早自己一步,先在此設下了埋伏等自己上鉤,郭破天算是失策到家了.
太平軍正在集中,可以說是毫無防備,而清軍則是突然襲擊,太平軍一下子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隊形全都亂了.
郭破天大聲呼叫,想讓大軍保持陣形,讓所有人不要亂,但他的話卻被戰場上的衝殺聲所掩蓋,已經沒有了任何作用,太平軍在清軍的襲擊之下,已然大亂,除了少數太平軍還在抵抗之外,其他人都已經在自顧自地逃命,一支大軍,眼看就要做鳥獸散了,郭破天是欲哭無淚.
“將軍,大軍已亂,您還是先撤吧.”郭破天身邊的親衛將軍見形勢對太平軍已經極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