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喊殺聲來得很快,轉眼之間就到了呂擎天所率太平軍的背後,刺眼的太陽旗隨風飄揚,呂擎天見此,臉色不由大變,情況已經再明白不過,日軍來了.
不過,呂擎天的反應也不慢,他立即將自己手下的太平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來頂住背後來襲的日軍,另一部分用來繼續對戶木孝允所率日軍施加壓力,他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為了儘量避免將壓力集中到一方,從而令大軍瞬間崩潰.
雖然呂擎天以及他手下的太平軍反應已經夠快,但畢竟日軍實在是來的出乎他們的意外,所以,太平軍的防線並未完全建好,日軍的援軍便已經撞在了防線上面,這令太平軍本就十分脆弱的防線立即陷入了危險的境地.
太平軍見此情景,拼死反擊.
又是好一場混戰.
而正在指揮日軍撤退的戶木孝允與高杉晉作見援軍來了,頓時大喜,他們立即命令大軍停止撤退,開始轉入反攻,並與日援軍一道夾擊呂擎天與李開芳率領的太平軍.
戰場態勢再一次發生了逆轉,日軍也再一次佔據了上風.
這真是風水輪流轉,何時到我家,不過,這一次的風水轉得有點不妙,竟然轉到小日本那裡去了.
日軍這一用力,呂擎天與李開芳身上的壓力驟增,他們本已與高杉晉作率領的大軍纏鬥了很久,無論是體力上,還是精神上,消耗都是十分的巨大,而此時隨著這一支日軍生力軍的加入,可想而知,太平軍此時抵抗的是何其的艱難,他們得承受著多大的壓力啊.
也許,如果不是心中有一股信念在支撐著,鼓勵他們堅持下去,恐怕他們已經垮了下來.
而隨著日軍的步步推進,太平軍所佔據的空間是越來越小,死傷也是越來越多,照這樣下去,這一次,如果沒有奇蹟發生,呂擎天與他的第六軍團可能要徹底玩完了.
形勢對太平軍來講,已是非常之嚴峻了.
那麼,給太平軍帶來如此壓力的這支日軍又是從什麼地方鑽出來的呢,他們怎麼就這麼湊巧在這個時候來攻擊太平軍,呂擎天與李開芳幾乎是在絕望之中不甘地想到了這個問題.
心情糟糕的呂擎天抬起頭,他想看看,這支突然冒出的日軍到底是何方神聖,他仔細地望了望日軍的旗號,只見上書幾個大字,日軍第一師團.
原來是在平壤城外逃脫的日第一師團,也就是吉田松陰的舊部,現在歸屬於大保久利通指揮,但是,他們不是在開城據守嗎,怎麼會突然之間出現在這裡呢,呂擎天想不通.
事實上,坐陣開城的伊藤博文自打高杉晉作與坂本龍馬率部離開之後,目光一刻也沒有離開過這兩支大軍,他時刻把握著這兩軍的脈搏,而當高杉晉作所率大軍的營地被襲之後不久,伊藤博文便得知了訊息,他在與大保久利通商議之後,決定由大保久利通親自率領第一師團往援被圍困的高杉晉作,而伊藤博文則繼續率領第十師團留守開城.
大保久利通率軍來的很及時,一到便解了高杉晉作部所受之危,並順帶將太平軍逼上了絕路.
在日軍的步步緊逼之下,形勢雖然對太平軍十分的不利,但太平軍也絕對不會坐以待斃,他們在呂擎天以及李開芳的帶領下展開絕地反擊,而他們反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突出去,而是多殺一些小日本,事實上,在日軍優勢兵力的包圍下,太平軍的四周已經被圍了個水洩不通,太平軍如想突圍,恐怕是以卵擊石,自尋死路.
但是,如果不突圍,那更是死路一條,所以,無論是走哪一樣路,擺在太平軍面前的全都是死路.
也許,第六軍團這一次真的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在如此危急的時刻,第六軍團必須拿出一個解決的方案,否則,就只能等死了.
“將軍,下令突圍吧,只有突圍,咱們才有一線希望.”李開芳望著節節敗退的太平軍,心中生出一股無力感,他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對呂擎天道.
拼了這麼久,說實話,李開芳真是有點累了.
“開芳,不能洩氣,只要有一絲機會,咱們就得堅持,再堅持,即使是死,咱們也要站著死,哪怕是留盡最後一滴血,咱們也不能讓日軍好過.”呂擎天鋼牙緊咬,恨恨地道.
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呂擎天至始至終都懷著滿腔的報國之心,他實在未曾想過,今天要埋骨在此了,他心中有太多的不甘,也有太多的留戀,他還想殺更多的日本人哩.
“是,將軍.”李開芳點了點頭,心頭那一絲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