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日作戰之前,先來說一說聯合作戰指揮部的人員組成情況。.
元帥:田小二(中方)
副元帥:東方不惑(中方),霍東洋(朝方)
軍師:王小勇(中方),李過(朝方)
主要將領:陳玉成,羅大綱,呂擎天,李開芳(中方),李元培(朝方)
聯合指揮部將率領所有的中朝聯軍一起與日作戰.
聯合指揮部將對朝鮮國王李元通及中華帝國的皇帝黃旭負責,向二人彙報.
聯合指揮部的成形,表示對日作戰的序幕終於拉開了.
這架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始高速動轉起來。
據情報顯示,由吉四松陰與大保久利通率領的第一,二,三師團已由漢城出發,沿東線直撲平壤,現已進佔離平壤約120公里左右的開城,先頭部隊離平壤已不到六十里.
日軍的三路大軍由於前段時間一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以大軍之中滋生出很多傲慢之氣,大多數日軍都認為,不出又一個三天,他們將會飲馬鴨綠江。
只是他們也許沒想到,太平天國的援朝大軍已經到了朝鮮,如果他們知道了這一點,也許他們會小心一點,絕不會如此貪功冒進。
不過,這正是這樣,才給了中朝聯軍機會,讓中朝聯軍藉此機會可以好好教訓一下這些驕狂的日本人。也讓他們吃個暗虧,也算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報一報他們不宣而戰。偷襲朝鮮之仇,先為此收點利息。
這一次,中朝聯軍要對付的就是這單線深入,由吉四松陰與大保久利通率領的日軍第一,二,三師團
搞清楚了日軍的動向,明確了要對付的目標,田小二便在聯合指揮部召開了太平軍到達平壤之後的第一次作戰會議.
聯合指揮部的所有將領都參加了此次會議.
“元帥,末將願率領朝鮮近衛軍團痛擊來犯之敵.”李元培剛一坐下,就嚷著要領軍出擊,看上去,戰意昂揚.
田小二微微一笑,將雙手朝下按了按,道:“李將軍稍安勿躁,咱們先聽聽大家的意見,然後再做決定.”
“是.”雖然有點不情願,但司令官的命令,李元培還是得聽.
田小二又看了看李元培,笑了笑,對王小勇道:“小勇,你認為此戰應該如何打?”
這些人當中,論智謀,還要以王小勇為最,所以,田小二最重視的就是王小勇的意見.
“日軍自偷襲成功之後,連戰連捷,罕逢敵手,驕氣已經贊下了,古語有云,驕兵必敗,我們只要在這驕字上做文章,擊敗日本將不是難事.”王小能早已成竹在胸,而他所說,也正中日軍要害.
“軍師,那我們應該如何做這文章?”旁邊的李過接過話頭問道.
在朝鮮國內,李過智計過人,這是有口皆碑的,但他更是無數次聽過天國王小勇之名,之事,他還知道王小勇是中華帝國皇帝手下有名的能臣,才華出眾,很得皇帝喜歡,而且,王小勇的身份也很特殊。他還是當今中華帝國皇帝黃旭的兄弟,這一連串耀眼的光環,讓一般人不可仰視,更讓李過有點妒忌,但這李過偏偏是一個志存高遠。不願輕易低頭之人,他在心底早已存下了與王小勇攀比之心,所以,他對王小勇說的每一句都十分的上心,他在找尋機會,找尋壓過王小勇一頭的機會。
“我們調一軍前去誘敵,故意以弱示之,只許敗,不許勝。而讓第六,七軍團提前迂迴到敵人預計經過的路線兩翼埋伏,第八軍團則準備截敵後路,如此一來,等敵人被誘至埋伏圈之後,第八軍團突然殺出,抄敵後路,埋伏兩側的第六,七軍團也順勢殺出,攻敵於不備,而先前負責誘敵之軍則反身殺回,四面圍攻。給日軍來個甕中招鱉。在此過程之中,誘敵,埋伏。抄後路,都要找準時機,配合得當,環環相扣,那此計可成也。”王小勇將自己的計策娓娓道來.
“妙,妙計!真是妙計!”田小二聽完,大叫道.
果是妙計,朝方諸如霍東洋等人都是頻頻點頭,李過心裡雖有點舒服,但也不得不承認,此乃妙計.
“那末將呢,軍師,元帥,你們還沒說我們近衛軍團做什麼哩.”李元培滿臉焦急,忍不住道.
“請李將軍率軍守城.”田小二笑道.
這李元培,可真夠急的.
“不,不,前段時間淨是往後退了,這好不容易撈上一趟好仗可打,元帥,你卻讓末將守城,末將不幹,末將不守城,要麼這樣,你留一個太平軍的軍團守城,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