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突然而至的援軍給大保久利通帶來了空前的壓力.
而釋放這種壓力的辦法就是不停的進攻,爭取在短時間內拿下呂擎天,於是,大保久利通攻勢是越來越猛烈,出手更是毫不留情.
可是,這種攻勢對呂擎天來說,幾乎無效,他清醒著呢,所以,他不著急,他基本上就是採取防守反擊的策略,守多攻少,儘量拖延時間,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伺擊反擊.
而呂擎天這種對策正中大保久利通的軟脅,讓大保久利通既感覺心急如焚,又苦於化解無道,一句話,真是那個苦啊!
就這樣,交戰中的二人如猜拳般你來我往,有攻有防,鬥得是不亦樂乎.
而大保久利通更是一心二用,在與呂擎天交手的過程之中,他又抽眼偷偷望了望正處於交戰狀態之中的雙方大軍.
此時,太平軍的援軍正在外圍朝著日軍著著進攻,一步步緊逼日軍的防線,而日軍看上去卻是抵抗艱難,隱隱然有敗退之象,更兼之,早先被圍在核心的那部分由呂擎天與李開芳所率的太平軍在得知援軍抵達之後,即時便爆發出超強的戰鬥力,他們透過犀利的反擊,與援軍裡應外合,逐漸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由被動挨打變成了主動進攻,一時之間,日軍處境十分的不利.
如果,如今的局面持續下去,如無意外,日軍將只有敗亡一途了.
大保久利通將這一切看在眼中,心焦氣急,在如此心情激盪之下,手中的動作難免會有所遲滯,而這種遲滯卻是非常的要命,因為,高手之間過招,最怕的就是露出破綻,破綻一旦被對方所利用,那一切都將變得不一樣.
而呂擎天是何許人也,正是高手,所以,他毫無懸念就抓住了大保久利通防守之中因遲滯所露出的漏洞,趁機變被被動為主動,將手上的動作開始由防守改為全力進攻.
而在呂擎天高舉進攻大旗之後,大保久利通馬上就感覺到身上的壓力劇增,他在高接低擋之下不免顯得左支右絀,著實狼狽不堪,而局面的被動更讓大保久利通不得不收攏心思,將全副的精力全都用在抵擋呂擎天的進攻上,由原來的十分攻,變成如今的九分守,一分攻.
形勢對大保久利通是越來越不利,他必須想辦法扭轉這種局面,否則,一切都完了.
但是,呂擎天會讓他趁心如意嗎?
顯然是不會.
呂擎天既然已經佔據了上風,那麼,他絕對不會再讓大保久利通這麼輕易地從他手中逃脫,這一次,機會難得,呂擎天說什麼都要藉此機會搞定大保久利通.
呂擎天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他手上的力道隨著進攻節奏的加快,如疾風暴雨般不住地壓向大保久利通,他希望透過採取這種高位壓制的進攻方式,持續不斷地給予大保久利通足夠大的壓力,而在此重壓之下,大保久利通也的確已是若不堪言.
可是,即便是這樣,大保久利通也必須撐下去,因為,如果不撐下去,那隻能是認栽,而認栽的後果將會相當的嚴重,說白了,就是死路一條.
而大保久利通覺得自己還年輕,以後的路還很長,況且,他才剛剛坐上日軍東線指揮官的位置,屁股都還沒有坐熱,他怎麼能死呢,所以,他一定得活著,想辦法活著.
活著的信念支援著大保久利通繼續與呂擎天對抗下去.
而呂擎天可不管這些,他揮舞著手中的大刀,一刀接著一刀,不住地往大保久利通頭上及身上的要害部位招呼,看那樣,似乎是恨不能一刀將其劈碎了事.
面對如此兇狠的進攻,大保久利通每接一刀,就覺得呂擎天刀上傳來的力道加重了一分,而他自己手中所持的長槍也是變得越來越重,漸漸讓他生出有些把持不住的感覺,他知道,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那他就真的是要擋不住了.
最要命的是,呂擎天仍然在不住地加碼,沒有一點要鬆手的意思.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及戰鬥的深入,伴隨著巨大的壓力,大保久利通的心開始慢慢地往下沉,他是第二次生出那一種不願意生出的想法,他可能真的要敗了,前一次有這樣的想法是在平壤城外,對手也是太平軍,還真不得不說,太平軍真是他的剋星.
而且,如果真到了最後,就不僅僅是敗這麼簡單了,他的命都可能要留在這裡了.
大保久利通在這一刻甚至想到了死.
而在這匆忙的胡思亂之中,大保久利通又記起一個算是有點無聊的問題,他還不知道這太平將的名字呢,自己都要死了,那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