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姆肯特地區有沙波什尼科夫近三十萬主力大軍存在,當然不存在多少危險,但卡姆卡雷只有五萬餘蘇軍,且不像希姆肯特一樣有著外城多道防線可以進行縱深防禦。因為此3月21日起,沙波什尼科夫不得不從距卡姆卡雷最近的阿希科爾湖一帶抽調了四萬大軍前往卡姆卡雷增援。使得原來兵力也算雄厚的阿希科爾湖防線的蘇軍一下子降到了七萬餘人。實力大幅下降。
當然事情還不止於此,就是沙波什尼科夫抽調阿希科爾湖大軍一天後,3月22日,原來駐紮在熱茲卡維甘地區的馮玉祥率中國第七方面軍另兩個集團軍及阿拉斯加第49集團軍、特設騎兵六師共計近三十萬人突然向西南方斜插過來,於當日下午向阿希科爾湖以西的阿雷斯湖防線發起了猛烈的攻勢。
阿雷斯湖一下子陷入了比卡姆卡雷更要危險的困境,阿雷斯湖防線不能丟,這裡關係著其西面阿拉爾斯克和卡扎林斯克及南面克孜勒奧爾達數個後方補給基地的安危,若讓馮玉祥大軍攻克這道防線,那麼整個克孜勒奧爾達以西地區都將落到阿中聯軍手裡,沙波什尼科夫大軍將徹底喪失與歐洲的聯絡。
沙波什尼科夫曾經想過,這會不是會阿中聯軍的一次詭計,畢竟馮玉祥部隊曾在這裡吃過一次大虧,但事實的結果是,馮玉祥大軍的攻勢之猛幾乎是不惜代價,完全是擺開了直來直去,猛打猛衝的正面強攻架勢,五萬蘇軍組成的阿雷斯湖防線幾乎一日之內就搖搖欲墜。
馮玉祥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的意圖非常明顯。
3月23日,阿雷斯湖防線已經岌岌可危,沙波什尼科夫無法再猶豫什麼,不得不從其南部的克孜勒奧爾達地區調走了三萬大軍北上支援,使得克孜勒奧爾達的軍隊從五萬餘人一下子降到了不足兩萬。
面對阿軍的兵力優勢,沙波什尼科夫大軍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但三萬大軍根本不足以支撐阿雷斯湖防線,最終沙波什尼科夫不得不從距離最近的阿希科爾湖地區再次調動了四萬大軍前往阿雷斯湖防線。
這樣變成阿雷斯湖防線擁兵十一萬餘人,勉強可以憑藉此前構築的堅固防線支撐下去,至少也可以支撐一週左右,只要撐住一週時間,沙波什尼科夫就能從中亞緊急抽調大軍北上增援,彌補沙波什尼科夫大軍的兵力劣勢。
雖然中亞方面軍現在同樣面臨李濟深中國第八方面軍的強大壓力,其主力是不可抽調北上的,但這段時間緊急徵召的中亞新軍至少可以抽調十幾萬甚至二十萬人北上,戰力不足,但人數上可以大大增強各條防線的厚度。這是沙波什尼科夫短期內唯一的辦法。而長期辦法自然是向莫斯科最高統帥部告急,要求從伏爾加甚至其他各大軍區抽調更多主力部隊前來增援。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想要等到歐洲的主力援軍,他必須合理調配現在的兵力資源,盡最大能力撐住至少一個月左右,
“一個月”此時希姆肯特市區的一個地下指揮室內,沙波什尼科夫看著沙盤地圖上的戰局形勢圖,只能不住的搖頭。想要靠現在的兵力,守住至少一個月,並不容易。
現在不同於他們初到此地之時了,那時中國軍隊連番大勝,不免有了一些輕敵,而且中國軍隊那時連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是誰都沒有弄清楚。大意大之下被蘇軍打得大敗而逃完全屬於意外。
論兵力,就算阿軍沒有到來之前,他也沒有太多優勢。論裝備,也不過與當時的中國軍隊相差無比,論戰力,他這批當時大多由新兵組成的援軍還比不上已經經過數番戰鬥的馮玉祥大軍。能夠大勝實屬僥倖。
但現在沙波什尼科夫反而有些後悔了,假如沒有那場大勝,他們現在也許就只需要與基本上全由中國軍隊組成的軍隊進行僵持作戰,阿軍不會輕易的踏入中亞戰場,至少不會大規模接過中亞戰場的主導權和指揮權。
那麼背靠歐洲加上他自己的指揮。他相信完全可以擋住中國軍隊前進的腳步,完全有能力等到後續歐洲援軍到來,再一次性徹底打垮中國軍隊。
但是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那次希姆肯特大捷就像是捅了一個馬蜂窩,幾乎讓阿拉斯加人爆發出了恐怖的戰爭潛力,僅僅數日之內,數十萬生力軍便踏入了中亞大地,現在他要面對的不只是馮玉祥和張學良的三十多萬殘軍,現在他要面對的還有五十多萬阿拉斯加大軍。
阿拉斯加大軍不是中國軍隊可比的,雖然這支進入中亞的軍隊幾乎全是由原阿拉斯加二線部隊即國民衛隊和退役將士組成的幾個野戰集團軍。與那些阿拉斯加常設集團軍不能相比,但他們的戰力絕不比中國軍隊和自己的軍隊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