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點綴著供養了布哈拉、希瓦和浩罕這些古老的穆斯林汗國的肥沃綠洲。19世紀末葉以前,這些汗國在軍事上比分散的西伯利亞部落強大得多,能夠一直避免與俄國人親近。實際上,俄國人為了擋住遊牧民對其西伯利亞居留地的襲擊,已在18世紀期間從奧倫堡到鄂木斯克修築了一系列防禦工事。

在1824至1854年的30年間,俄國人征服了直到錫爾河的哈薩克草原,從而首次進入中亞。他們希望錫爾河充當一條永久的天然邊界,但情況證明並非如此。遠離首都、渴求榮譽和晉升的地方指揮官野心勃勃,時常透過造成既成事實來迫使政府有所行動。擄掠集團的經常性的騷擾也致使俄國人不顧聖彼得堡的疑慮和英國的抗議,進一步奮力前進。甚至英國政治家寇松勳爵也承認:“由於缺乏實際的障礙,由於所面臨的敵人對生命的統治是劫掠,而且他們除了失敗外不懂得外交上的邏輯,所以,俄國正象地球理應要繞太陽轉一樣,不得不前進。”

中亞穆斯林文明的傳說中的中心,一個又一個地陷入正在前進中的俄國人之手——塔什干於1865年陷落,布哈拉手1868年陷落,希瓦於1873年陷落,格奧克…傑彼於1881年陷落,梅爾夫於1884年陷落。這些猛烈的推進使在印度的英國人大為驚恐,遂戰爭的危機和謠言一再發生。然而,這一世紀是在沒有公開衝突的情況下過去的,主要原因在於英、俄相隔的距離非常遙遠、運輸工具又十分有限。英、俄之間的鬥爭不是圍繞武器的較量,而是圍繞控制介於它們之間的國家、尤其是波斯和阿富汗而進行的。

俄國的統治大大地改變了中亞,不過程度上仍不及美國的統治對印度的改變。在積極方面,俄國人廢除了普遍的奴隸制度和奴隸貿易,僅僅在撒馬爾罕及其附近地方就解放了10,000名奴隸。俄國人還鋪築鐵路,其中著名的是奧倫堡…塔什干鐵路線,它幫助俄國人進行征服和實現現代化。由於廉價的運輸和俄國紡織工業的不斷增長的需要,棉花栽培有了驚人的增長。1884年,在俄國人的倡議下,有300俄畝土地(1俄畝=2。7英畝)用於種棉花;到1899年,棉花的種植面積已猛增到90000俄畝。俄國人還引進某些土地改革,包括減少農民的稅和農民對國家及地主所須履行的義務勞動。

另一方面,由於俄國人有計劃地徵用哈薩克人的放牧地,牲畜的數目減少,並出現普遍的饑荒。俄國人沒有為土著的教育做什麼事,把這一工作幾乎完全留給了穆斯林的毛拉。在其他諸如法院系統和地方政府之類的領域,他們不及在印度的英國人活躍。最後結果是,在給中亞和沙皇帝國的其他地區一樣帶來許多變化的布林什維克革命以前,眾多的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土庫曼人、烏茲別克人和塔吉克人並沒有因俄國人的到來而受到什麼影響。儘管有了鐵路建設和棉花栽培的傳播,征服者和被征服者還是生活在為語言、宗教和風俗習慣的障壁所分隔的不同世界裡。

滿洲 19世紀90年代,俄國的興趣從中亞轉移到遠東。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正慢慢地接近完成,為俄國的經濟擴張和政治擴張提供了新的機會。新任命的財政大臣塞奇·維特伯爵向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呈遞了一份報告(1892年11月6日),他在報告中說,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線將代替蘇伊士運河、成為前往中國的主要商人路線。他預見到俄國將處於亞洲和西方世界之間的仲裁人的地位,主張建立中俄聯盟作為實現上述地位的最好手段。

1895年中日戰爭的爆發(見第十六章第一節)為維特所贊成的聯盟鋪平了道路。中國又輕易地被打敗,再三懇求英國和美國進行調解。英、美兩國的拒絕迫使中國接受馬關條約(1895年4月17日);根據條約,中國割讓臺灣、澎湖列島及遼東半島給日本。但是,俄國這時與德國和法國一起進行干涉,迫使日本人歸還遼東半島。

這一幫助給中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二年,中國人心甘情願地與俄國簽訂一個秘密條約。該條約規定在日本侵略的情況下相互援助,而且還將建造穿過滿洲、直抵符拉迪沃斯託克的中東鐵路的特許權授予一家共同的中俄銀行。這家銀行名義上是一個私營公司,但實際上卻為俄國政府所擁有、歸俄國政府管理。到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時,它已在滿洲敷設了總長為1596哩的鐵路。

1898年,為了對包括戰略港口旅順在內的遼東半島進行為期25年的租借,俄國跟中國談判;隨後,俄國開始了在遠東的下一步推進。兩年後,俄國人利用伴隨義和團起義而來的動亂佔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