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要防備的,也就是私人的暗殺之類的,一個連的警衛足以了。
袁世凱是正月十七下葬,因此夏鈞在華東商館住下後,打算去拜訪一下有虎頭少保威名的孫祿堂,意在請他去華東教授武學。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第二百零六章 生計,發展
第二百零六章 生計,發展
清末民國,是一個恰逢變革之時期,中國武林高手多以行鏢為生,技藝之精湛,隨著社會的變革,他們也逐漸失去生計。
在近代中外拳師對決中打敗國外拳擊高手的中國武術師的特點:
他們大多是在40…50歲的人了, 甚至是將近60歲的老人了。 這種高齡中國武林高手打敗外國拳師本身就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現象。
根據當時的報紙報道和目擊者的描述,這些外國拳師都是幾招之內就被打翻在地,或丟擲丈餘爬不起來的,沒有出現在拳擊纏鬥10個回合以上的場面。
但往深裡思考,就可發現這些中國武林高手的師父大多是原來保鏢的武林高手,他們學了一身本領,卻面臨社會的變革,從軍保鏢的職業已經沒有了,但他們卻繼承了師輩的搏擊武術和武林中人的驃悍精神。以說是空有一身本領、敢打敢拼,卻無處可用。所以一有外國拳師來華挑釁,同道一呼百應。
車永宏、霍元甲、韓慕俠、王子平、陳子正、孫祿堂、佟忠義、楊法武、馬金鏢、王薌齋、蔡龍雲……
一個個都是近代弘揚國威,挫敗氣焰囂張的國外拳師的武師,所練武學有形拳、意拳、查拳、彈腿、迷蹤、鷹爪、八卦掌、六合、華拳等等,但不論是哪種流派,都涉及到內功,年齡越大內功越是深厚。
他們屬於清代遺留的一批中國武林高手,然而這些只是在中外對決中揚名的武師,還有更多的武師是不為世人所知的。
隨之社會變革的加速,武學逐漸無用武之地,這些武師正面臨著失去生計,而少去練拳,或是無人繼承一身所學的局面。
單單是繼承方面,就有讓人極為擔憂的問題。
中國有太多優秀的國術在歷史中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傳承下去,而武學在清末民國時期就屬於一個動盪的階段。
學而無處可用,師傅窮困潦倒,弟子無心練武。
一種東西要想失傳那是很簡單的,但人們再次需要用的時候,卻發現已經失傳了。
就如韓慕俠,往年窮困到軍閥出每月兩百塊大洋請他教授武學,條件還是不能再教別人,韓慕俠十分氣氛,又怕不去惹不起,韓慕俠只好自己爬上屋頂摔下,把手和胯骨摔斷,然後故意接歪,讓自己成為廢人,晚年以擺煙攤和針灸為生。
就中國各流派的發展來說,武學是以北方的氣氛濃厚,修道則以南方為多。這主要是歷史發展問題,南北兩宋的領土多在南方,南宋更是如此,而修道方面是南宋時達到巔峰,然後到明清兩代開始衰弱。
明清兩代行鏢主要是在北方,因為京城在北方,武師有個特點那就是相比修道之人來說更為依賴世俗。
但武師更注重實用,像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便是號稱‘馬步弓天下第一’的高手,對《周易》研究很深,並應用到軍事上。
強大的武師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對《周易》有所涉獵,便如夏鈞要拜訪的孫祿堂,他為了研究《周易》,跟程廷華研習了數月八卦。
而內功,更是涉及《老子》、《莊子》,《老子》闡明瞭道,《莊子》闡明瞭人體的吸收‘氣’的方式,先天是如何吸收先天之氣,後天又出現什麼情況都寫得明明白白。老莊之深幽自春秋時期便一直影響著中國文明的發展。
夏鈞拜訪的孫祿堂此時已被北洋元老徐世昌所招攬,不過夏鈞對此並不在意,他這次來京城就是來跟徐世昌搶人的。
搶人是要有技術的,特別是在這個年代的中國,下到普通農民,上到文豪、宗師都十分講究氣節,骨氣、名節,特別是這些有文化底蘊的群體。
所以夏鈞是打著拜師學藝的名義前去拜訪孫祿堂的。
孫祿堂這天正在家裡教授徒兒海桂元形意拳,這是他剛收的徒弟,資質是眾多弟子中尚可的一個,已經讓孫祿堂十分欣喜了。
這年頭好徒弟難找,孫祿堂在老家開武館廣收門徒時從沒遇到什麼天賦高超的弟子,時常讓他長嘆不已。
這時孫祿堂突然聽到傳告,說華東王夏鈞要來他府上拜師學藝,頓時楞了好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