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說,阻力訓練是一種刺激骨骼的訓練。適量的阻力訓練(重複八到十二次,直到肌肉快要累垮為止)能對骨骼施加壓力,促使骨骼再生,並保持、提升骨密度。
但是,骨密度提升不需要大量的阻力訓練。每星期做三十分鐘負重訓練,就能維持和提高骨密度。也不必一次做,分成三次,每節十分鐘,一樣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每星期三十分鐘的阻力訓練,會讓你的生理年齡年輕兩歲左右。
如果你是新手,在做加強骨骼的阻力訓練時,就不一定要藉助外來重量,可以完全用自身的重量作抗衡力。蹲馬步和引體向上就是這樣兩個不錯的方法。蹲馬步不僅能增強腿部和臀部的所有肌肉,還能強化下背部肌肉,防止扭傷。用引體向上可以增強上身尤其是手臂的力量,對全身力量的增強也很有益。
據相關醫學研究得出如下結論:如果不做增強肌力的運動,每十年會流失5%的肌肉(三十五歲以後,女性平均每十年流失公斤肌肉,男人平均流失公斤)。肌力訓練會大量燃燒脂肪,450g肌肉每天用掉75至150大卡的熱量,而同樣重量的脂肪只消耗3大卡熱量。而肌力訓練每週只需做三次,每次十分鐘,就能保持肌肉的質量。
可見,阻力訓練不僅增加關節的靈活度,改善你的骨架,建立骨骼支撐系統擴及骨骼和關節,還會加強了你的肌肉韌度。
2、耐力訓練
最好的耐力訓練是游泳、划船以及騎腳踏車。這些運動能加快心跳,運動到身體各部分肌肉,關節也不會受過大的震動。對那些有關節痛和關節炎的人來是個不錯的選擇。走路也是一種超棒的運動,但大多數人走得不夠快,心跳率提升得不夠高,因此不能列為耐力訓練。不過還是建議你常走路,每天至少三十分鐘,對整體健康是有利的。
完美的訓練實際上包括重量和耐力訓練。你可以輪流做不同型別的耐力訓練,可以鍛鍊到不同的肌肉,並以重量訓練來增強肌力,因為肌肉會支撐和保護你的關節。
3、仰臥起坐花樣多
堅實的腹部能支撐你的背部肌肉,減少受傷的風險,如果背部扭傷,也有助於加速康復。腹部鍛鍊的招式比較多,最常見的是仰臥起坐。一般的做法是:仰臥、膝蓋彎曲、雙腳平放在地板上,雙手放在後腦勺,利用腹部肌肉讓上身從地板上挺起三十度左右。除了這樣的做法,你也可以別出心裁。比如:在挺起時,彎曲的雙腿往頭部方向抬:腹部用力、肚臍儘量往地板方向壓。這樣一來,腰腹部三組肌肉全部用上了:上挺時用到上段肌肉,抬腿時用到下段肌肉,擠壓時用到中段肌肉。你還可以躺在運動球上做仰臥起坐;或者平躺地板上、膝蓋舉向胸部,這樣可鍛鍊腹部較低部位的肌肉。
4、瑜珈:既放鬆又增強
我們都希望運動增強我們的肌肉質量和骨骼密度,同時對心臟也有好處。似乎很多運動都只是讓我們的身體處於緊張、繃緊狀態,有沒有讓我們的身體既放鬆又運動到全身肌肉、骨骼和心臟的運動?答案是:瑜珈。瑜珈這種古老的鍛鍊方法,是根據筋肉伸展的原理、呼吸以及協調人體所有動作而成。適時的進行瑜珈鍛鍊會給我們到來以下兩大好處。
健康直通車(2)
(1)、能增進我們肌肉的彈性。減少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因為肌肉並不是靜態細胞,而是會移動、伸張和收縮的。彈性愈大,行動範圍越廣,日常活動時,關節所受到的壓力也就越小。
(2)、增強你的力量。雖說有些瑜珈姿勢能幫助我們放鬆,卻很累人。它會迫使肌肉承受你的體重,相當於做阻力訓練,因而可以增強骨質密度。
如果,我們想透過瑜珈來達到促進骨骼、關節以及肌肉的健康,我們只需要做些簡化的瑜珈術,最好的方法便是在每天清晨花5分鐘做一套“拜日式”就相當不錯。那麼,怎樣去做呢?起具體方法如下。
(1)、雙腳併攏站立,雙手合十放在胸前。站穩。吐氣。
(2)、舉起雙臂,慢慢向後仰,伸展雙臂到頭頂上方。放鬆頸部。吸氣。
(3)、一面吐氣,一面慢慢向前彎,直到雙手觸腳,如果可能,讓頭碰觸膝蓋。雙掌下壓(如果必要,彎膝),碰觸地板。
(4)、右腿大步向後,成弓箭步。雙手撐在地板上,左腳在兩手之間,抬頭。吸氣。
(5)、左腿後移,與右腿併攏。
(6)、吐氣,放下身體,手肘緊貼地面。
(7)、吸氣,骨盆貼地,抬頭,上半身儘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