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從1989年初開始,應當時上海《解放日報》文藝部主任吳芝麟兄之約,我在該報《朝花》副刊上開設了一個名曰“京華勝蹟”的專欄,大抵每月一篇,寫北京的遊記。在那以前,我雖然從未在北京一次逗留超過十天,卻非常喜歡這座古老的城市;總是利用出差的機會在北京漫遊,尋找烹煮文字的靈感和素材。加上後來我供職的公司,總部設在北京,更給我的創作提供了機會。我在那個專欄上前後發表了大約二十來篇文字。 利用公務之餘,我在北京蹀躞,搜尋宮廷、園林、衚衕。無論是人頭攢動的名勝古蹟,還是無人知曉的犄角旮旯,我都喜歡一次又一次地探訪。加上閱讀史料,考證辨析,將原先的文章不斷修改豐富,漸漸形成了以遊記為載體,重新探討晚清歷史與人物的一批歷史散文。199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將其結集出版,名曰《被調整的目光》。書評家小寶曾概括說:“北京固然有許多風景絕佳的去處,但姜鳴筆下的‘勝蹟’,大多是地以人名,‘勝蹟’之‘勝’,在人事而非風物。使作者揮之不去的,是在北京揚名養名,曾經風華絕代的歷史亡靈。”
這同我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這些文章,其實並不是單純的風花雪月的遊記,而是傾注著我對於發生在彼時彼地歷史舊事和歷史人物的追索,反映著我在思索中形成的一些新鮮片段。我當時曾說過,自從轉入金融業後,我很難再進行純學術的研究了,所以用遊記的體裁寫一些史學雜感,既自由,也適合我這樣一個史學票友的身份。我所探索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大多集中在晚清。
19世紀下半葉,是中國由盛轉衰的關鍵年代,也蟄伏著再次崛起的各種準備。處在歷史的重大轉折期,晚清到民國的發展脈絡波瀾壯闊,起伏跌宕,宮廷和官場鬥爭激烈詭異,充滿複雜的情節和不為人知的秘密,這裡面,有太多太多的題目,需要後人調整目光,重新省視。作為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業餘學者,我研究清史,一是廣泛蒐集和閱讀原始史料,透過重新考證,建立自己的觀點,儘量不被傳統陳說束縛住思維翱翔的翅膀;二是注重歷史細節的積累,力圖再現昔日的氛圍,並把研究的人物和事件放到整體的環境中去推敲。這兩點,說起來平淡無奇,但真要做到,卻極為困難。
歷史研究的迷人之處,也正在於此。每當夜深人靜,我坐在書房裡與歷史對話,從故紙堆裡翻檢出許多不為人們所知的真相和細節的時候,總有著悄悄的喜悅——比如我考證出康有為自我吹噓的所謂“公車上書”歷史事件並不存在的時候;比如我證明了張愛玲自稱老家在河北豐潤“比三家村只多四家的荒村七家坨”,其實應該是“齊家陀”的時候;比如我透過四年的追蹤尋覓,從北京琉璃廠舊書店的一副掛軸上的題款,糾正了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大克鼎的出土年份的時候。無論成果大小,都使我陶醉,這是驅使我繼續投身歷史研究的動力。歷史研究的進步總是這樣,點點滴滴,從具體的細微末節積累起來,然後慢慢地恢復出事情本來的面目。
轉瞬十年過去。這次三聯書店出版我的歷史散文,是以《被調整的目光》為基礎,增加了一些篇目和圖片,也抽出若干篇。所有保留下的文章,都有多少不等的修訂或附記,在此特做說明,以免給讀者“新瓶舊酒”的誤解。《被調整的目光》出版後,受到諸多好評,我感謝讀者的厚愛。我相信,這本新書,也一定不會使你失望。“天公不語對枯棋”,典出滄趣老人陳寶琛的詩作“感春四首”,那是詩人對甲午戰爭失敗後國事危機的濃縮概括,我移作本書書名,因為書中描寫的諸多事件,正是發生在那個艱難的年代。
最後,我要向一向關心指導我的沈渭濱老師致謝。向協助本書出版的潘振平先生和本書的責任編輯孫曉林女士致謝。向為我提供各種學術支援的翁飛、馬忠文、傅林祥、許敏、宋曉軍、許華、李光羽諸先生致謝。向為本書掃描和修改照片的焦宏亮、繪製北京街坊簡圖的孫吉明先生致謝。我還要藉此機會再次感謝當初鼓勵我開始寫作並一直熱情發表我文章的吳芝麟先生,感謝幫助我出版《被調整的目光》的朱金元先生和蘇貽鳴先生。
感謝為本書撰寫推薦評語的老領導###部長。啟正部長十幾年前讀到我的遊記文字後,在上海高安路19號8樓機關的走廊裡,曾背誦了一段他小時候聽到的北京民謠:“吃麵不擱醬,炮打交民巷;吃麵不擱滷,炮打西什庫”,鼓動我寫一篇重評義和團的文字,可惜這篇文章我迄今還未寫成。我要特別感謝我的母親,是她安排我1968年前往北京作第一次旅行。從而使我11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