幀鋇然�梗��俏��掖⒈覆聘壞乃�凇�
說了如此之多,那麼究竟哪一種方法更有效呢?
答案是全部否定,如果這些方法確實有效的話,財政危機便不會出現,那些封建王朝也同樣不會覆亡,實際上,無論是兩種方法中的何者,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財政吃緊的狀況。
那麼,有沒有第三條路可以走呢?
答案是肯定的,這個方法就是在貨幣上做文章,即選擇大肆發行貨幣,發行大額貨幣,降低貨幣含金量、發行劣幣等等,透過貨幣作為媒介,從民眾的手中掠奪財富。然而,這樣的方法儘管會在一時之間迅速聚斂財富,卻會產生一個隨之而來的效果——貨幣購買力下降,由此引發的通貨膨脹、民不聊生,則更會導致大規模民變的發生。
歷史上,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仍然要算朱元璋建立的明王朝。
我們知道,明朝在進入末期之後,在北部邊境要面對蒙古部落的持續騷擾,東北部則要面對新興女真部族的強力挑戰,而在萬曆年間所發生的援朝戰爭,以及東部沿海持續不斷的倭寇禍亂,更是加劇了其實力的消耗,最終使得明朝在面對大規模民變的時候,終於無力*以至於覆亡。
正因為如此,軍事上的失敗,被認定為是明朝滅亡的最根本原因,在幾十年來的史學界研究中,這一觀點已經成為定論。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明王朝在軍事上的失敗僅僅是表象,而蘊含在這個龐大機體內部的財政危機,才是導致整個巨人倒下的毒瘤。
根據我們對中國歷史的瞭解,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軍事上危機重重不可怕,西漢王朝立國之初,既要應對匈奴人,又要騰出手來打敗七個諸侯王的同時叛亂,仍然能安然過關;清王朝康熙年間,面對三藩之亂與臺灣鄭氏父子的大舉進攻,也得以獲得勝利,延續壽祚。
所以這樣看起來,最可怕的不是軍事上的危局,而是面對這樣的危局,毫無能力去著手解決,這種能力既體現在對形勢的判斷與把握上,也體現在對軍事計劃的保障與供給上,如果說前者是一個國家在危局中的軟實力的話,那麼後者就可以稱之為硬實力。
那麼,明王朝是否具備這兩大實力呢?前者屬於史學範疇,我們姑且不去討論,只在財政層面上論證一二。
按照《中國財政史》上面的說法,早在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的時候,國家財政年收入僅僅為四百萬兩白銀,而每年的支出卻已經達到了四百五十萬兩,而這時距離王朝最後的崩潰,還有四十餘年的時間。
金融治國之道:封建王朝的財政危機(3)
央視熱門節目《百家講壇》在前一段時間,推出了一部《風雨張居正》的專題節目,透過節目我們瞭解到,張居正在執政期間,在經濟領域實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由此為沉痾遍體的明王朝帶來了煥然一新的面貌;而在此時,這一次改革剛剛結束,明王朝的中興局面也還尚在維持之中,然而即使是在這種居恆無事、四海昇平的情況下,財政尚且出現入不敷出的狀況,那麼當國家一旦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其後果難以設想。日後曾有財政史專家專門研究過,如果能夠讓這種局面*持十幾年的話,就足可以保證明王朝的財政狀況逐漸好轉,消化掉所有的財政風險,實現全國戰略的穩定。
可惜,上天並沒有給明王朝這樣的機會。
說到底,上天並不是無形的存在,它正是當時的政治形勢。
就當明朝君臣尚沉浸在“中興局面”所帶來的一團和氣裡時,全國的民眾情緒已經呈現出沸騰之勢。而在此同時,來自遼東地區與女真族的戰事,就更加令局勢變得雪上加霜。
或許在當時的外族看來,此時的明王朝仍然是一個擁有強大實力與疆土的龐大帝國,它仍然控制著亞洲大陸上最大的一塊版圖,擁有數個屬國,儼然不可一世。
然而,看上去規模驚人,實力驚人的大明,其實缺的只有一樣,那就是錢。
想要維持這個巨大帝國的正常運轉,想要將與女真族的戰爭進行到底,或者說保證抵禦女真族的不斷進攻,都是需要來自財政的強力支援。而事實上,明王朝絕拿不出這樣龐大的一筆錢來保證年度正常執行。
於是,這就相當於宣告了明王朝的命運——看著一大四大,實際上卻病入膏肓。
從萬曆四十六年開始,為了應付北部的戰事,明王朝開始逐步增加賦稅,然而這些新增的稅額,卻並沒有對財政狀況形成緩解,到1628年崇禎帝即位的時候,其財政赤字仍然維持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