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

於是彭佐猷帶著助手直奔松基三井。8月23、24日,彭佐猷一到那兒就指揮固井戰鬥。

幾千噸的水泥從堆場要扛到攪拌現場,正在這裡“督戰”的松遼局副局長宋世寬一聲令下:

“跟我走!”一百多名工人、幹部,脫下上衣,在炎熱的大太陽下,扛著50公斤一包的水泥袋,飛步在堆場與井臺之間……“試油?試油碰到難題了?井場上連試油的計量器也沒有?沒有那些東西也得試!土法上馬嘛!對了,我看趙振聲行!別看他年輕,技術可蠻過硬得呢!調,調他過去!我給焦力人講!”

餘秋裡一番調兵遣將,各路精英匯松基三井。

康世恩下過“只准撈水,不準撈油”的命令之後,井底的清理已經就緒,現在就看效果怎麼樣了!

趙振聲果然不負眾望。他和井臺技術員朱自成、賴維民和前來支援的鐘其權、焦亞斌等通力合作,連連克服難關。這是見油前的最後準備:趙振聲和他的戰友們做的第一件事是:組織測井隊和鑽工們挖一個試驗坑,下入一段85/8寸套管,埋入地面以下長度1�5米,管外灌水泥環厚330毫米,先試射4發58-65射孔彈,在進行射孔觀察後再發射10發57-103射孔彈。沒有見過這種特殊井下射擊的人無法想像這一道工序對採油是多麼重要和多麼複雜。用通俗的話來解釋,就是鑽桿往地底下打後,油並不是那麼容易“嘩啦嘩啦”自然就湧出來了。它需要有個孔道,這個孔道應該是堅固的,固井的作用就是為這。但一固井又把油層與孔道隔絕開來,而且幾千米深的井孔,有油的岩層,也有不是油的地層,為了保證能讓有油的地層與孔道相通,就必須在加好的鋼管上開啟孔隙,射孔彈的功能就是準確無誤地完成這一程式的手段……把射孔槍輕輕放入鑽孔內,在預知的多少地方發射,打穿鋼管,讓油層裡的油透過彈孔源源不斷地湧出地面……夠複雜和神奇的吧?趙振聲他們要做的第二件事是:找一塊一寸厚的鋼板,並設想一個用氣焊割下大小兩個環形鋼板焊在一起製造出一個土製的*蘭。啥叫法蘭?那是採油樹上的玩藝,很專業。啥叫採油樹?以前我看過石油部作家寫的小說,卻從未見過這麼一個富有詩意的東西。到了大慶我才看到這採油樹原來就是油井出口處由大大小小各種閥門組成的器具,一排一排的,像結滿果的桃李樹,所以取名為“採油樹”……當我第一次在大慶油田的“松基三井”紀念地看到它時,我真的很激動,我才真正明白石油工人對採油樹的那份情感,也明白了石油作家們一提起採油樹時的那種掩飾不住的衝動。“採油樹”是石油人的象徵,“採油樹”是石油事業的總閥門。

那天在“松基三井”紀念地,我久久凝視著左臂右膀掛滿各種“果實”的“採油樹”,突然發現那棵“採油樹”其高度和肢體與我尊敬的石油指揮者、獨臂將軍餘秋裡十分相似,相似得驚人!因為那棵“採油樹”的肢體不是均衡的,有一邊的閥門比另一邊少一枝,我因此連想到這是不是就是獨臂將軍那不滅的身軀和依戀在神奇大地上永遠不散的石油魂呢?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部長與國家》第四章(3)

當我再轉向千千萬萬大慶油田裡的“採油樹”時,我又覺它們有的像康世恩,有的像王進喜,有的像翁文波,有的像張文彬,有的像李人俊、像焦力人、像宋振明……也像楊繼良、李德生、翟光明、包世忠……他們像所有我認識和不認識的石油人!

這讓我感動不已。“採油樹”的名字可以是一首詩,也可以是一部書,更可以是一種象徵,一把火炬……可現在還不是我抒情時候,松基三井的試油階段一切都是在嚴肅而緊張的科學程式中進行著。

趙振聲他們真有辦法,第三天就把土法制作的一個*蘭搞成功了:往採油樹上一掛,然後進行清水試壓……試壓壓強到72個大氣壓時,法蘭處沒有任何滲漏,這說明土法法蘭成功了!

井場上一陣歡呼。

第三件事是邱建忠幾個地質人員研究的結果,他們認為從下油層組的油氣顯示和油層情況看,松基井下的油難以自噴、大噴,對它採取提撈法試油不會出現“萬丈噴湧扼不住”的局面。因此建議應積極準備提撈手法和相應的措施。

第四件事還是趙振聲做的:他從廢物中翻騰了半天,找到一根約13米長、4寸直徑的管子,然後再請車間工人師傅動手,自制了一個下井撈油的撈筒!這東西看起來很土,但實實在在是第一個與千里之下的石油“親密接觸”者。

剩下最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