峁爬�納襝瘢��裕�庾�燙靡渤莆�峁爬�燙謾! �
由於尼布楚條約規定,俄商可以前來北京貿易,所以俄國開始在赴中國的商隊裡混幾個教士到北京秘密活動,並且與〃羅剎廟〃建立聯絡。這樣,原先所謂的俄奸根據地,慢慢地就滲透進了俄國特務,快要變成俄國特務駐京辦了。
1711年,俄國一商隊來到北京,領隊胡佳科夫按照彼得一世的授意,以列昂季耶夫年老為理由,要求理藩院准許俄國另派教士來京接替,康熙皇帝同意了這個要求。1715年,俄國派遣的第一個傳教士團到達北京。清政府居然還定期賜給他們生活費和糧食。政府不知道,北京的東正教這時已開始發生性質上的變化,也就是說,俄國政府可以透過對這個傳教士團施加影響而達到自己的政治與軍事目的。事實上,後來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轉向。
虹橋書吧BOOK。
第89節:俄國公使狡猾:最先換了約(2)
1727年中俄訂立了《恰克圖界約》,該條約規定,由中國方面幫助俄羅斯東正教會在北京建立新教堂。還規定,傳教士現在京一人,可以從國內補來3人,另可攜帶6名藝術及語言方面的學生。此後養成了慣例,傳教士團每10年輪換一次,每次由大約4名神職人員(修士大司祭一名,修士司祭兩名,修士助祭一名,由清政府供其食宿之資)和6名世俗人員(名義上的學生,由俄方提供食宿,有些學生在理藩院做翻譯,盜竊中國情報簡直太容易了)組成。從此時起,一批一批的傳教士團來到北京。至於新教堂,在北京城南部的東江米巷(即後來的東交民巷)建成,舊教堂與新教堂一北一南,這就是所謂的俄羅斯北館和俄羅斯南館之由來。俄羅斯北京傳教士團隨即由胡家圈衚衕的北館遷入南館。
1808年開始,俄國外交部還正式派出一名監護官隨同,負責教士團的換班事宜。至於教士團,一開始由沙俄西伯利亞事務衙門領導,後來乾脆直屬沙俄外交部管理了。於是乎,北京的教士團,吃著清政府的大米拿著清政府的工資,卻變成了俄國外交部的下屬機構,在沙俄政府的訓令下,擔當了以下活動任務:其一,維持北京俄羅斯人的東正教信仰。他們中的一些人,受到中國妻子與中國生活環境的影響,不但墜入了溫柔之鄉,還對東正教置之不理了。其二,完成俄國政府的外交任務,自康熙年間至咸豐年間,俄國東正教會傳教士團,一直兼為俄國政府駐華代表。這也使俄國成為1860年以前唯一在中國首都保持使團的國家。其三,向俄羅斯商隊提供住所和幫助,發展中俄貿易。其四,多方面研究中國,刺探情報。政府後來甚至訓示:傳教士團的主要任務不是宗教活動,而是對中國政治、文化的研究與對中國政治活動的彙報。①
最令人感嘆的彙報是:清政府是一個人口稠密、防禦很差的富饒國家,因此俄國在遠東經濟方面和領土方面發展的可能性幾乎是無限的。②說得不好聽些,原先的俄奸機構,就這樣慢慢變質成為神奇的漢奸機構。康熙當初利用他們為清國政府服務,現在,又被俄國改造成為俄國政府服務了。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情報方面,俄羅斯駐京傳教士團功勞大大的,否則英法聯軍也不至於把仗打得像一場遠東旅遊一般行雲流水。而對於清政府來講,之所以樂意與俄羅斯保持這種關係,最大的原因是這種關係某種程度上體現的是朝貢色彩。俄方公文透過理藩院處理,中方給予俄方傳教士盤費養膳。俄方省了諸多經費,清政府得了些許面子,雙方感覺都良好。總之,清政府愣是在中俄關系史上創造了一個奇蹟:己方出資,給彼方養間諜!清政府在這方面的花費是筆糊塗賬,能找到的數字是1820年的。
BOOK。▲紅橋▲書吧▲
第90節:俄國公使狡猾:最先換了約(3)
這一年,清政府給傳教士團提供的資金是1千盧布,大米是9千多鎊。①
1858年,恰是俄羅斯傳教士團換班之時。大司祭固禮(Gurii)率領他的傳教士團前來北京換班,外交部官員彼羅夫斯基奉命監護。彼羅夫斯基也沒有和固禮同行,他當時在東西伯利亞總督任地伊爾庫茨克,所以直接由此地出發前往北京。這時,中俄《璦琿條約》和中俄《天津條約》相繼簽訂,俄國為了急早完成換約手續,竟顧不上從彼得堡派出新公使了,而是臨時把新公使的頭銜摁在了彼羅夫斯基頭上。伊爾庫茨克在貝加爾湖南端,離中國很近,彼羅夫斯基得到新的任命後,從當地起身,於10月10日到達北京,並根據慣例入住俄羅斯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