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藏向前刺的左劍,有磁鐵般的魔力。在劍端前的敵手,有如被粘在竹竿上的蜻蜓,進退兩難。一瞬間,長長的右劍揮了出去,立刻就有一個鮮血淋漓的人頭如火花迸出般地掉落地上。在好幾年以後,有人稱武藏這種戰法為〃以寡敵眾二刀流〃。但是此時的武藏,完全不自覺地使用這種方法。因為他已經達到忘我的境界。有時候人被逼急了,會發揮最大的潛力。平常不太使用的左手,在緊要關頭也能將潛力發揮到極致。
但是以一個劍法家的觀點來看,武藏還是稚嫩的階段。他的流派及劍法毫無章法、體系或理論根據。這也許是他的命運吧!堅信不疑的信念,都要實際去體驗。理論則等之後躺在床上想也還不遲。
相對地,從吉岡十劍到末流之輩,都是以京八流派的理論為依據。能達成一家之風的人,少之又少。武藏未拜師學藝,只是以荒山野地的險難和生死巷,做為修行的搖籃。迷迷糊糊地也不知道劍為何物,為學習劍道經常徘徊於生死之間。兩者在心態上、鍛鍊上根本就不同。因此抱著這種常識的吉岡門人,看到武藏氣喘吁吁,臉上毫無血色,全身沾滿鮮血,手上卻還拿著兩把刀,一碰到人〃唰〃一聲地就鮮血四濺。吉岡門人看到武藏猶如羅漢一般,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大家屏氣凝神,汗水滲入眼中,看到同伴鮮血四濺,個個驚慌失措,且武藏的身影越來越難捉摸。到後來,大家都認為好像在和一位全身血紅的妖怪打鬥,大家顯得精疲力竭,不知所措。
逃吧!
以一抵百的人吶!
逃吧!趕快逃吧!
山這麼說。
樹木也這麼說。
白雲也這麼說。
來往的行人以及附近的百姓,看到重圍中的武藏,也都感受到他的險境,才會忘我地向他呼叫。
然而即使天崩地裂、天打雷劈般的巨響,也傳不到武藏的耳中。
他的心力驅使身體轉動。他眼中的肉軀不過是一個假象罷了。
他可怕的精力,簡直要將身體和靈魂燒盡了。現在武藏已不是肉體之軀,而是一團燃燒熾熱的火焰。
突然………
〃哇〃地一聲喊叫在三十六峰間迴響。聲音之大有如天崩地裂。原來是遠處圍觀的人群以及武藏面前的吉岡門人不約而同彈地而起所發出的聲音。
噠………噠………噠………
因為武藏出其不意地像頭野豬般從山腰跑往村莊去了。
當然七十名吉岡門人不可能袖手旁觀,坐視不管。
〃在那裡!〃
黑暗中,有五六人趕緊追向武藏。
第70節:念念不離心
第70節:念念不離心
〃殺!〃
〃就是現在!〃
一群人一齊撲上來,武藏低身,〃鏗〃一聲右刀已砍向他們的腳脛。其中一名叫道:
〃你這傢伙!〃
武藏〃鏗〃一聲把撲過來的長矛撥向空中。他怒髮衝冠,奮力迎敵。
〃鏗、鏗、鏗!〃
右劍左劍、右劍左劍………劍劍交鋒如水火相交。武藏咬緊牙根苦戰,甚至想用牙齒攻擊敵人呢!
〃啊!被他逃掉了!〃
遠處眾人一陣譁然,同時吉岡門人也一陣驚慌。此時,武藏已從原野的西端,下到青麥田地了。
有人立刻叫道:
〃回來!〃
〃站住!〃
噠………噠噠………又有幾個人跟著他下山。就在此時,出乎意料地響起了兩聲慘叫。原來是跟蹤武藏的吉岡門人,被埋伏在山崖下的武藏砍殺的哀號聲。
唰!
噗!
兩支長槍飛向麥田正中央,深深地刺入泥土,直立在地面上。那是吉岡門人由山腰往山下擲過來的。然而武藏的身影卻像個泥球跳過麥田,才一會兒功夫,已經和吉岡的人拉開約五十多米的距離了。
〃他逃往村莊了。〃
〃他逃向街道了!〃
大家七嘴八舌。武藏爬過田畦,從山上不時地回頭觀看分頭追趕他的人。
此時,朝陽一如往常映照在草原上。
25
這裡位於大四明峰南嶺的高地。別說東塔、西塔,就連橫川、飯室的山谷都盡入眼簾。帶著三界混濁泥水的河流蜿蜒在霞霧當中。此時還是嚴寒時節,睿山上的法燈透著孤寂之氣,而樹上也才剛冒出芽苞,還聽不到鳥叫聲。
位於雲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