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團於3月5日抵達瓦魯班,將其包圍後發起攻擊。
美軍第5307部隊突擊隊抵達瓦魯班東北面地區,隨即向日軍發起攻擊,並佔領其側後南北河渡口。
日軍發覺其後方被截斷後,非常恐慌,除留少數部隊在孟關正面抵抗外,集中全力向瓦魯班發起反擊。
而陳穎弘她們特遣別動隊在已迂迴至此的新38師113團支援下,與日軍展開激戰。
被中國軍隊切斷後路的報告當日傳到孟關,日軍軍心大亂。
新22師乘勢發起攻擊,戰車營一舉突破日軍防線,新22師攻克孟關,繼續發展進攻,日軍被包圍在瓦魯班周圍的狹小地段。
緬甸東界雲南,北界西康,西界印度,南及西南則濱臨孟加拉灣與馬爾達班灣,為一縱長約2000公里,橫寬廣約1000公里之臺地。
其海岸線約2000公里,地面海拔介於600至1200公尺之間;地勢北接高原南臨大海,境內除伊洛瓦底江及薩爾溫江之下游有盆地平原外,大部為山嶽丘陵,全境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緬甸(緬北)多高山峻嶺,下緬甸多平原涯地。
緬北(上緬甸)地區,包括雲南省以西,印緬邊界以東,曼德勒以北,雷多以南,地區內高山林立,峰巒疊起,懸崖陡峭,地勢險惡。
這裡原始森林密佈,瘴氣凝聚,毒蛇猛獸橫行,人煙稀少,物質缺乏,多屬未開化之原始地帶。
地區內之交通除密,臘及密,曼等4條主要鐵公路外,餘為荒野之羊腸小徑,且大宛河及大奈河支流橫貫其間,徒涉困難,交通不便,對大部隊之運動形成極大的影響。
我遠征軍應盟軍之請反攻緬甸,與日軍於緬北地區實施多次決戰,其中以“瓦魯班戰役”最為令人所矚目,此役開創了我軍日後於緬北作戰的有利形勢。
瓦魯班一役,由於我軍重創日軍第18師團,成功的箝制日軍主力於當面,使其它方面英、美友軍的作戰得以順利進行,對戰局情勢之扭轉裨益良多。
二.
日軍於“瓦魯班戰役”中之敗戰,不但打亂了其於緬北原有的作戰部署,更使駐緬日軍因而陷於戰略不利的態勢,並埋下日後全面潰退的敗因。
瓦魯班戰役”,在我抗戰史上,不但可謂為我最輝煌的一役,亦為我裝甲兵之建軍史上,永志難忘的光榮史績。
各團受命後,隨即開始行動。
2月29日,第66團先頭部隊前進至唐開以北地區之際,與日軍第55聯隊之警戒部隊發生激戰,並在殲滅日軍中尉大川銑夫以下官兵38人後,攻抵芒光西南約3公里之處。
第64團亦攻抵芒光以北小河南岸。
第65團則透過腰班卡繼向西南攻擊前進中。
3月1日,第64團先頭營進抵唐開北側地區時,突遭優勢日軍圍攻而發生激戰,雙方死傷均重。3月2日,我駐印軍指揮部以新編第22師在孟關北面的突破口已近完成,決定投入戰車營於當面,期能一舉捕殲日軍主力於孟關地區。
指揮官為全部隊之表率,其德藝足以影響部隊精神戰力消長及作戰成敗,尤於慘烈戰鬥中,更須勇猛沉著,從容指揮,方能凝聚戰力,克敵致勝。
地形複雜,便於隱蔽。叢林地帶一般山高谷深,洞多路少,草深林密,河溪湍急。這是一個天然的極佳藏身之所,隨便一處皆可潛伏下來,給敵人致命一擊。
因此叢林作戰可以說是到處充滿殺機,危險隨時可以從天而降。
氣候莫測,雨多霧重,給作戰過程增加困苦。
山區林區氣候多變,晝夜氣溫相差很大,尤其是熱帶亞熱帶地區,這種情況更為明顯。一年中往往不是濃霧瀰漫就是陰雨連綿,空氣悶熱潮溼,溼度能達90%以上。有的地方蚊蟲肆虐,瘴癘盛行,給作戰行動平添很大難度。
叢林戰不僅是與敵人比拼生存能力,更是考驗在惡劣氣候和環境條件下的遠征軍部隊自我生存能力。
這種指揮官的特質,在本次戰役中,從我戰車營各級指揮官在面臨突發事故的情況下,所展現出的卓越指揮便可充分的看到。
當戰車營超越步兵,向瓦魯班追擊途中,先頭連在遭受日軍戰防炮之伏擊時,該連連長不但未為之所阻而延誤戰機,反而沉著應戰,即刻以火力迅速摧毀伏擊之日軍戰防炮,繼續向預定目標追擊。
此外,當全營續向瓦魯班目標追擊前進,在進抵距離瓦魯班約2公里附近森林中時,忽然發現日軍第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