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末期西晉初期的名將杜預是個酷愛《左傳》的儒帥,就好像關羽一樣,沒事就拿著書翻來覆去的看。而且杜預的家世要比關羽這個逃犯好很多,所以他不但有時間看和琢磨,而且還有能力為《左傳》做注,也就是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對《左傳》裡的文章進行解釋。
而其中他對於上面那段記於《左傳》內的文章是這樣解釋的:《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乘為偏。’以車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五人為伍。此蓋魚麗陣法。
也就是說,最原始的魚麗陣是以二十五輛戰車和每輛戰車後配備五名步兵也就是總共125名步兵作為一個戰鬥單位,而後無數個戰鬥單位集中在中路,左右兩翼作為保護,對敵人進行持續不斷的波次打擊以達到中路突破的一種進攻型陣型。
這其中不但強調了利用戰車的衝擊力從而達到衝擊敵陣的效果,同時利用步兵跟隨戰車一方面填補戰車與戰車之間的縫隙,一方面也可以保護戰車不會受到漏網敵人的攻擊。
嗯,說到這裡或許有些人已經反應過來了,尼瑪,這不就是遠古版的步坦協同麼!
戰車在衝陣的時候因為馬匹的不同,戰車重量的差異從而導致戰車不可能以同一個速度行動,雖然短距離可能無法看出來,但是距離一長衝鋒的戰車就不會再處於同一個平面。
這就好像戰馬衝鋒一樣,所謂的錐形陣最初並非是一種刻意的陣型,而是戰馬因為自身素質和身上負載的差異產生的步調不一致的情況,後來隨著戰事的增加人們認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將武藝高強的人故意佈置在最外端,從而將之逐漸演變成了一種陣型。
魚麗之陣的弧形戰車小組也就是魚麗之陣得名的由來只怕與此也是有著一定的關係。
於是,在一群又一群西涼騎兵連續不斷的持續波次進攻下,即使是強如三爺也產生了一種疲憊的感覺。當然,僅僅只是心理上的而非生理上的,畢竟青龍對於身體的滋潤可是時時刻刻都存在著,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體力時時刻刻可以保持在最佳狀態。
不過,讓劉備軍和公孫瓚軍感到有些絕望的是,他們的對手雖然沒能擁有體力無限這樣聽上去就好厲害好厲害的BUFF,但是西涼軍身上的BUFF更加BT,因為每隔一段時間那些西涼軍便要集體經受一次白虎的“愛的鞭笞”,然後在一陣已經足以讓他們麻木的疼痛中HP完全恢復。這意味著只要不會被秒殺,即使受到了重創HP見底也可以暫時扯到前線靠後的位置恢復體力的同時等待白虎治療,然後再一次衝上第一線。
好吧,整個西涼軍的攻擊就好像一個微cāo出sè的war3電競選手在cāo控一樣,不斷對聯軍中軍進行著持續xìng的進攻,而自身的損失卻相當有限。所以雖然局面一時之間陷入到了拉鋸,讓董卓軍的魚鱗大陣暫時陷入到了短暫的停頓,但是勝利天平依然是明顯向著董卓軍傾斜。
無奈之下,公孫瓚和劉備同時向身後的袁紹發出了球員的要求,畢竟如果再這樣支撐下去的話兩個人的部隊只怕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即使沒有未來爭霸天下的yù望,但是如果失掉自己依仗的部隊的話,那麼想必未來幾年面對兇殘的草原部落只怕會很辛苦呢。
“這麼快麼!”
說起來袁紹對於這樣的情況可以說還是有些缺乏準備,雖然他已經預見到了作為中軍先鋒的兩支諸侯的部隊很難抵擋得住董卓軍的攻勢,但是卻沒有想到他們這麼快就已經堅持不住了。當然,袁紹也知道這種所謂的“堅持不住”中含有多大的水分。
曹cāo統帥的右翼進行包抄還需要一段時間,雖然董卓採用了魚鱗陣讓曹cāo的包抄或許比想象中耗費更少的時間,但是畢竟是數萬大軍,作為從沒有指揮過這樣規模大軍的菜鳥指揮官,曹cāo就算是再天賦異稟,想要做到熟練指揮也是需要時間的。
“咔嚓!”
不過,總算是天空上的某條腹黑的天青sè巨龍或許不希望戰事會那麼快結束,十分給力的為正在前線拼殺的聯軍士兵們提供了相當給力的支援。
戰局,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微妙的平衡上了呢。
注1:馬蹄鐵至少公元前就已經在羅馬出現,隨著羅馬的征戰傳到中亞和西域應該沒什麼問題,更不要說傳說中還曾經有一支隊伍到達過西北一帶。至於馬鞍和馬鐙草原民族最先應用和普及。所以可以認為即使沒有穿越者的參與到了東漢末年這三樣至少也應該在西北地區得到了普及,隨著戰爭的進行其他地區也應該逐步推廣,沒有鐵掌青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