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降下。
法印者,天之權柄相加者也。修士以法印為介質,與天地法則意志溝通,借用其權柄,功候淺的,行氣納真,更增法力;功候深的,直接操持權柄,引天地之力,奪日月之威。
餘慈以符法入門,本與法印等物最是親善,只是以前修為不足,層次不到,才沒有盡展其能,如今層次不同,情勢不同,玉神洞靈篆印與之前也是截然不同。
寶印不是直接與陸素華拳意拼殺,而是借用符法真意摹畫天地質性,翻滾元氣,移換星斗,頃刻之間,竟是開闢出一方另類天地。此天地別無他用,只是最適合激發玄武法相之威,增益死魔神通之能。
至於如何激發,增益幾何……
碧落之上,域外星空,星斗搖曳,此時本是下午時光,太陽西落之時,卻見黑夜沒了耐性,從東方急趕過來。
轉眼間,黑幕鋪展,日影隱沒,月輪不現,只有漫天星光,明暗相見。北極天域,數十顆可以目見的星辰,盤結成玄武之形,剖分星野,首至鬥星,尾至壁宿,吞吐陰陽,涵括造化,似動而靜,似睡而醒。
相較之下,承啟天中盤踞的玄武法相,已經完全顯不出來了,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玄武法相與天上星相融在了一起,完全化入其中,難分彼此。
便是以陸素華的心志,見此幾若造化寰宇的勝景,也呆了一呆,但覺深邃夜空傾壓而下,那玄武星相探頭擺尾,將巍峨身姿會展,幾可顛覆半邊星空。
也就是一轉念的功夫,玄武星相直接將其法力充斥天地之間,形成它獨有的“域”。
此一片天地與真人界域看來相近,可界域之“我心化天心”,有與天地法則的衝突,而玉神洞靈篆印的神通,卻是將這份矛盾彌合,甚至是令其彼此增益,正如之前雲樓樹所做的那般,卻較前者更直接,更有效。
操持天之權柄,莫過於此。
餘慈從沒想過,玉神洞靈篆印的威能,竟然是如此之強,就像他有生以來,從沒有像現在這樣痛快過,
借用的神通不是他的,死魔神通來得太快,並非是逐步修煉而來,只有符法,從他一開始修行,到玄元根本氣法,到天垣本命金符,一步步走來。
尤其是在移星歸垣至玄武星域,大規模運使修殊勝行願無量佛光之前,每一點進步,都刻印心中,每一點細節,都歷歷在目,如今又是玄武法相,觀其陰陽,知其動靜,感其堂奧,入其真意,那種活潑流動、明白四達的明悟,還有心念之所至、神通頃刻成的酣暢淋漓,讓他恨不能大喊大叫,方能宣洩快意。
一息之間,局面翻轉,陸素華拳鋒所及,接戰的就不單只是玄武法相,而是對撼在法相牽動之下的天地偉力。
第三百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三)
承啟天之外,一應霞光收斂,不見半點兒亮度,彷彿虛空之後,有一張大嘴,將其盡數吞吃。星光交織,但承啟天所在的方位,是一片純然的黑暗,那一處支離破碎的百畝虛空,徹底隱沒,
這是天地偉力以其絕對優勢力量,形成的“域”的壓制,遮蔽六識只是最起碼的應用,隨著玄武星相的運化,甚至產生了虛空神通的效果,當然,這也是因為餘慈本來就具備此等能力的緣故。
某種意義上講,這裡就是臨時開闢出的獨立天地,是最能發揮玄武星相法力的世界。
陸素華就在這片“世界”邊緣,氣機牽引下,她必須要考慮一個問題:如此星相神通,是守禦嗎?餘慈本意應是如此;可難道不是進攻嗎?星相恢宏,焉無此力?
守中蘊攻,攻擊帶守,攻守兼資,妙化動靜陰陽,此亦為玄武精義。
歸根結底,餘慈仍要搶佔主動。
陸素華必須要表達一下驚訝之意:這個餘慈,究竟要甩出多少張底牌才罷手?縱然是借法寶之威能,可他心性意志,竟然可以承託這天地法則,也是奇哉怪也。
現在的情況確實像是顛倒過來,陸素華清瘦身姿,在星空法相之下,渺若微塵,星辰之下的黑暗,似乎隨時會把她吞沒進去。
但她的心志仍然不為所動,上承陸沉拳意,天如何?地如何?況且餘慈還不是天地!
一念至此,她長嘯出聲,不理會掩日環,不去管虹影劍,也無視星空法相的壓制,周身氣動,便如當空打了一個霹靂,電芒繞體,天地元氣以最狂暴的姿態,混擾撞擊,不分清濁陰陽上下,抹消界限,蒼茫彌闊,只剩下恣意野性的爆炸力,轟然迸發。
混元雷槌!
陸沉所授之三元錘,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