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原來是許光達患了眼疾,經過醫生們會診,確診為麥粒腫。

麥粒腫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發作時,眼睛紅腫,影響視力,具有複發性的病理特徵。

經醫院研究,決定由眼科一級教授張福星為許光達作手術,解除病患。

張福星年已六十多歲。解放前,曾在上海開辦私人眼科診所,有高湛的醫技和醫德。全國解放後,他被上海第二軍醫大學聘請任教,後又被調入北京解放軍總醫院高幹病房,重點為高階首長治病。由於解放前張福星當過私人醫生,這段經歷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使他一直經受很大的壓力,工作中非常謹慎、小心。

在給許光達治療中,張福星十分謹慎,他深知許光達是革命老幹部,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可是,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也許正是由於過分小心謹慎而引起拘謹,心理壓力太大,在給許光達做眼睛手術的時候,出了一點問題,碰傷了角膜,眼睛紅腫起來。

這件事很快傳到中央保健局,引起高度重視,並決定:一、追查責任;二、許光達馬上轉到北京醫院治療;三、寫出事故報告。

一時,解放軍總醫院上上下下都緊張起來了。出了事故,張福星的壓力更大,尤其害怕聯絡他解放前的那段歷史。看見首長的眼睛腫得厲害,張福星十分責備自己。

這時的鄒靖華也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許光達反過來一個勁地安慰她:“沒關係,別難過,會有辦法的。”

同時,許光達向中央保健局明確表示三條:一、不轉院,仍住解放軍總醫院;二、仍請張福星教授治療;三、不要追查。

鄒靖華也贊成上述三點意見,認為手術上出了點問題,怎麼可以上綱上線,以至於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並明確提出對同志要信任。為了解除張福星的思想負擔,她建議把張教授接到家裡來,要充分肯定他的工作,感謝他的治療。

許光達也表示贊成。

於是,鄒靖華親自去把張福星接到了家中。

在許光達的家中,鄒靖華熱情地接待了張福星。

“首長,很對不起。”張福星看到眼睛紅腫的許光達感到很難過。

“哎,這也不是你的本意嘛!工作中出點差錯也是難免的嘛。”許光達安慰張福星說道。

張福星聽了許光達和鄒靖華一番安慰他的話,心裡很激動。這位不輕易掉淚的老教授流下了眼淚……

許光達又住進了解放軍總醫院,全院上下知道了這件事,都很敬佩將軍夫婦。

回到解放軍總醫院,許光達的眼睛紅腫沒消,並且疼痛得夜裡不能入睡,可他堅持著不打擾醫務人員,常是雙手抱拳、咬緊牙關,在地上來回踱步……

看見許光達這個樣子,鄒靖華很焦急,醫院的領導和醫護人員都很難受,下定決心要儘快把許光達的眼睛治好。

在張福星教授和許多醫護人員精心的治療和護理下,許光達的眼睛好了。

大家都感到很慶幸。

許光達很有感慨地對有關人員講:“你們這些人就是喜歡大驚小怪,如果一位普通病人手術中出了這麼一點毛病,也會這樣大動干戈嗎?搞得滿城風雨,沒有必要嘛!醫院的專家們為我的治療是盡了他們心力的,政治上我們對他們要信任,用人不疑嘛!他們有這樣或那樣的疏忽是難免的,況且他們年紀又那麼大了,怎麼能怪他們呢?如果你們保衛部門一插手,問題就複雜了,就會把他們的政治生命斷送掉。”

許光達的一席話十分中肯,有關人員聽了也不斷點頭。

1960年。北京的冬天。

西伯利亞寒流侵襲著北京。風嗖嗖地刮個不停,馬路被風吹得格外的乾淨,只剩冷冰冰的路面。街上很少有人,偶爾一輛腳踏車,也是一眨眼的工夫就見不著影子了。

俗話說:“禍不單行。”與這寒冷的冬天一齊壓來的,是我國經濟形勢的困難。由於大躍進和連續兩年的自然災害,糧食減產,我國城鄉陷入了空前的饑荒之中。

一段時間,裝甲兵機關好多幹部的親屬從四面八方擁進北京,在裝甲兵司令部大院長吃長住。

當時,城鎮裡的居民都憑票證購買供給品,買東西總是排著長長的隊,商店裡也沒有什麼東西。鄉下更不用說了,許多農戶都靠挖野菜度日,有的地方己出現吃白泥,甚至餓死人的現象。軍隊,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物件,但也只能說是條件稍好一些,雖說官兵也都勒緊褲帶,但畢竟每天還有一份口糧,對那些搶野菜吃的軍屬也夠有吸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