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下來,被深沉所取代。
“你說。”
扶蘇抿緊嘴唇,溫和的笑臉被嚴肅所取代,低聲道:“自古官員皆為鄉里推舉有賢德名聲之人,戰國時能人輩出,因而又有了大才之人求見諸侯手下近臣,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自薦,期盼近臣將其送至諸侯面前暢談,只要諸侯對其青眼相加,便可飛黃騰達。”
嬴政點點頭,神色沒有任何變化,沉穩的說:“繼續。”
可他心裡卻有種古怪的念頭攀升——扶蘇要說的,不會和他想到的一樣吧?
這個想法讓嬴政不可自控的產生一種自豪感,忍不住挺直腰板看著長子高大挺拔的身姿,心中異常滿足。
扶蘇心中有事,又對嬴政恭敬,因此未曾抬頭,仍舊微微垂著眼簾,沉聲訴說令自己遲疑的想法:“丞相長子跟隨兒臣南征北戰,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丞相顯然不願意令其出仕,兒子便私下與李由見面,哄騙他做了份薦書,又提問了一些治國之策,考校後將他提拔為官,安置成為三川郡郡守。兒臣做出此事之後,便發覺了此舉的好處——親自考校出來的人才難道不比不知誰人推舉出的要好麼?而且,‘考校’也不必一次只見一人,或可推行政令、召集有意出仕為官之人統一行事,選擇最出色幾人再由父王親自見一見,剩下的直接送入各部之中,磨練些時候再推送到各個郡縣之中緩解我大秦缺乏官吏的遺憾。”
嬴政眼中欣慰更上一層,等扶蘇話一停頓,立刻道:“胡亥和朕討論過此事,和你有相同看法,此事可行。”
扶蘇臉上陰霾卻在嬴政開口後徹底顯露,皺起眉頭搖了搖頭,不確定的說:“考出來的官員本領自然是不缺的,可品行卻……”
嬴政瞬間沉下臉,聲音透出怒火,質問道:“竟然人不顧律法犯案?”
扶蘇終於抬起頭,苦笑道:“財帛動人心,是兒臣無能。”
嬴政沒多說什麼,但心中已經明白一直不肯隨著秦朝朝堂進行的儒生們肯定又給扶蘇找了許多麻煩,他拍了拍扶蘇肩膀,給予無聲的支援,開口時候眼中已經凝結了一片寒冰,他冷聲道:“設立博士學宮為的是蒐羅有才學之士,為我大秦謀劃千秋,只能耍嘴皮子的人裁出去。”
李斯聽到嬴政的話,心中狂跳,不由自主挑高雙眉看向尉繚,果然發現尉繚眼中有著與自己相同的神采,兩人不由自主同時露出笑容。
尉繚同儒生出身官員關係不睦,因此,他坐在一旁,由最善進言的李斯進言。
李斯身子微微前傾,仰起頭同嬴政保持了一個恭敬而專注的距離,拉出平穩厚重的聲線,故作為難但的開口:“陛下,您巡遊前已經同太子一起清理過博士學宮,常設博士官七十三人,其三去一,至今未能補全。眼下再做清理,是不是容易動搖人心?”
“管他們作甚?只會動動嘴罷了。”嬴政不怎麼高興的說。
他剛剛帶著幼子返回闊別已久的咸陽城,見到陪伴自己打天下的親密臣子和越來越出眾的長子正在興頭上,和扶蘇交談時候也認為考取人才是個好辦法,卻被儒生為難。
不能怪近臣和寄予厚望、並且與自己政治看法一致的長子,錯誤自然都是那群迂腐頑固的儒生造成的!
要是他們肯配合一點,而不是天天高喊“大秦無德、必生亂相”又怎麼會動搖民心呢?官員但有違反大秦律法的行為,按律處置了便是!
嬴政埋怨的話一出口,尉繚已經明白火候到了,他毫不遲疑的插話道:“臣也以為朝堂容不下這群只會指手畫腳的無能之輩。”
尉繚雖然身體不好,卻從來不說大話,一聽見他開口了,嬴政立刻追問:“國尉有辦法肅清朝堂?”
尉繚勾起嘴角露出充滿信心的笑容,平靜的說:“陛下何必一下子將他們都趕出去呢?之前踢出去不少博士官,他們的位置還需人補充,各學派都有許多藏於民間的有才之人,陛下不如請他們任職,過個一年半載考察博士官做了些什麼,那群一事無成的儒生自然可以憑著朝堂考核的標準讓他們捲鋪蓋卷……”
尉繚頓了頓聲,眼中笑意閃爍,拖長聲調慢悠悠的說:“……都滾出去。”
朝堂上站滿了跟自己目標一致的人,哪怕偶爾也會因為細節不合適而產生分歧,可這種分歧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都顯得微不足道了,無論怎麼說,都不事事因為“你不同意我觀點,所以你不對”的儒生們強太多了。
尉繚的辦法必須點贊!
嬴政聽懂了尉繚話中的含義,眼中笑意再也止不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