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意”的愉快。這也許是個狂妄的說法——但是,什麼叫做“建築意”?我們很可以找出一個比較近理的含義或解釋來。
頑石會不會點頭,我們不敢有所爭辯,那問題怕要牽涉到物理學家,但經過大匠之手藝,年代之磋磨,有一些石頭的確會蘊含生氣的。天然的材料經人的聰明建造,再受時間的洗禮,成美術與歷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賞鑑者一種特殊的性靈的融會,神志的感觸,這話或者可以算是說得通。
無論哪一個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的靈魂裡,無形中都在訴說,乃至於歌唱,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由溫雅的兒女佳話,到流血成渠的殺戮。他們所給的“意”的確是“詩”與“畫”的。但是建築師要鄭重鄭重的宣告,那裡面還有超出這“詩”、“畫”以外的“意”的存在。眼睛在接觸人的智力和生活所產生的一個結構,在光影可人中,和諧的輪廓,披著風露所賜與的層層生動的色彩;潛意識裡更有“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憑弔與興哀的感慨;偶然更發現一片,只要一片,極精緻的雕紋,一位不知名匠師的手筆,請問那時銳感,即不叫他做“建築意”,我們也得要臨時給他製造個同樣狂妄的名詞,是不?
從前面牌樓一直到後殿,都是建立在一條中軸線上。從遊廊向東西方向,再折而向北,其間雖有方丈客室和正殿的東西配殿,但一氣連線,直到最後面,又折而東西,回到後殿左右,這一週的廊,東西十九間,南北四十間,成一個大方形,中間雖立著天王殿和正殿,卻不像普通的廟殿,將全部寺院用“四合頭”式,前後分成幾進是少有的。
梁思成說,這種平面佈置在唐宋時代是很平常的,敦煌壁畫的伽藍就是如此佈置。
在日本各地,也有飛鳥平安時代這種遺例,而北平一帶,卻只剩下臥佛寺這一處唐式平面了。
這所寺院,建於唐貞觀年間,初名兜率式,元延佑七年擴建,到至順二年完工,稱招孝式,後又改名洪慶式。明宣德正統間重修,改成“壽安禪林”,並頒大藏經置諸佛殿;成化年間,憲敕救命於寺前修建延壽舍利塔,現在早已塌掉;崇禎年間,又改稱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為“十方普覺寺”。
林徽因說,以前沒有注意到這種佈局的建築美學特點,現在看來,它同我們在歐洲考察過的一些宗教建築,有異曲同工之美。古典美學的思想傾向,在於它的經典性,由亞里士多德、畢達哥拉斯、維特魯威,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阿爾伯蒂、帕拉迪奧等人建立倡導的和諧論,完善論,整一論,都可以在臥佛寺建築佈局中找到註腳,而且他們已晚了幾個世紀。
從臥佛寺出來,他們又驅車直奔香山之南的法海寺。
法海寺在香山通八大處馬路的西邊不遠處,是一個很小的山寺。這座袖珍般的寺院,建在山坡上,寺門卻在一里多遠的山坡下,走路的人很少注意到山谷碎石堆裡的那座小建築物。
這座寺院建於明正統四年,為御用太監李童集資興建的。雖歷經修繕,仍具明代早期的建築特點。殿宇依山勢層迭而上,氣度軒昂。山門即護法金剛殿,寬三間,儲存有明代前期的旋子彩畫。山門裡面的高臺上,有天王殿的遺址和伽藍、祖師二堂。正中的大殿,面寬五間、黃瓦廡殿頂,金碧輝煌,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殿內有明代巨幅神像壁畫,栩栩如生,很為精湛。
林徽因卻意外地發現了這座寺院拱門的建築特色,她在《平郊建築雜錄》寫道:因為這寺門的形式是與尋常的極不相同;有圓拱門洞的城樓模樣,上邊卻頂著一座喇嘛式的塔——一個縮小的北海白塔。這奇特的形式,不是中國建築裡所常見。
這圓拱門洞是石砌的。東面門額上題著“敕賜法海禪寺”,旁邊陪著一行“順治十七年夏月吉日”的小字。西面額上題著三種文字,其中看得懂的中文是“奄巴得摩烏室尼渴華麻列吽■吒”,其他兩種或是滿蒙各佔其一個。走路到這門下,疲乏之餘,讀完這一行題字也就覺得輕鬆許多!
門洞裡還有隱約的壁畫,頂上一部分居然還勉強剩出一點顏色來。由門洞西望,不遠便是一座石橋,微拱的架過一道山溝,接著一條山道直通到山坡上寺的本身。
門上那座塔的平面略似十字形而較複雜。立面分多層,中間束腰石色較白,刻著生猛的浮雕獅子。在束腰上枋以上,各層重疊像階級,每級每面有三尊佛像……最頂尖上有仰月的教徽。仰月徽去夏還完好,今秋已掉下。據鄉人說八月間大風雨吹掉的,這塔的破壞於是又進了一步。
法海寺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