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出發前,趙匡胤給全軍訓話說:“到了蜀地,你們不許打家劫舍、欺負老百姓,也不許挖人家祖墳、毀壞莊稼,違者軍法處理!”然後又展示了他的豪爽,告訴王全斌:“打下城寨之後,把兵甲糧食收好,金錢就分給兄弟們,我要的只是土地!”
第四章 兩個政治家的失敗史(2)
為了歡迎即將到來的新俘虜孟昶先生,趙匡胤還特地在汴水之畔建了一棟豪華別墅,相對於王昭遠的虛張聲勢、自欺欺人,他更有底氣。
聽聞宋軍出發,孟昶急忙任王昭遠為西南行營都統,趙崇韜為都監,出兵拒戰。孟昶語重心長地告訴王昭遠:“今天這些敵人,可都是你丫招惹來的,你一定要努力立功啊!”
王昭遠自視甚高,這時候鬥志更加昂揚,大好的功名在前方召喚,自己即刻就要成為“收復”中原的中流砥柱,名垂青史絕對不在話下!
帶兵從成都出發時,宰相李昊在郊外餞行,王昭遠依然是鐵如意不離手,喝高之後,把著李昊的手臂說:“我這次出去何止是打退他們,帶著這兩三萬雕面惡少年,取中原簡直是易如反掌!”
和王昭遠的志得意滿不一樣,趙匡胤一聽說孟昶派了王昭遠和太子玄喆帶兵,不屑一顧地說:“玄喆是個乳臭未乾的臭小子,王昭遠簡直就是修建臭茅廁的材料,孟昶手下連好一點的爪牙都沒有幾個,不滅亡還等什麼!”
太祖英明!
果然,十二月份,王全斌拿下興州,俘虜蜀兵七千人,獲軍糧四十餘萬斛。蜀將韓保正聽說興州被拿下,急忙一路小跑退入保西縣,在這裡依山背城,用數萬人結陣自固。
王全斌的先鋒史延德先期到達,大家都是立功心切,一看對方氣勢羸弱,毫不猶疑發動猛烈攻擊,可憐的後蜀軍事強人——招討使韓保正還沒有正面一戰,就被閻王爺給“招討”了。
兵敗如山倒,眼看情況危急,蜀軍想了一個狠招,將入蜀的棧道給燒斷了。蜀地自古以來就是易守難攻,李白為此曾經寫過一首著名的《蜀道難》,來感嘆此地交通不便。現在棧道已斷,看你趙匡胤有什麼辦法!
另一路的劉光義,他的任務是沿著長江西上,和王全斌在成都會合。但是他被擋在了夔州,因為後蜀在這裡佈置下結實的浮橋,兩邊炮臺伺候,橋上重兵把守,柵欄重重。
劉光義不是什麼經驗豐富的沙場老將,本來現在正是他發揮創造性思維,因地制宜突破窠臼,製造一個經典戰例的時刻,但他不敢!
因為臨出發前,趙匡胤拿出一張地圖告訴他:溯江而上到了這裡,不要坐船強攻,先用步兵和騎兵搶奪浮橋,等敵人稍微退卻,再水陸並進夾攻,一定拿下。
劉光義是個遵規守紀的好同志,完全按照領導部署,據浮橋還有三十里就舍舟登陸,先火速派遣尖刀班奪取浮橋,破了重重柵欄,然後飛舟並進,屯兵白帝城。
寧江節度使高彥儔鎮守夔州,看劉光義來勢洶洶,就告訴副使趙崇濟、監軍武守謙說,北軍歷經艱險遠道而來,所以肯定想一鼓作氣吃掉我們,希望速速決戰,我們不妨堅壁清野,慢慢消耗對方。
監軍武守謙卻持相反意見,他是上面派來的,當然有權力不聽節度使的話,或許覺得敵人遠道而來,是疲憊之師,兵臨城下而不出擊,等什麼呢?
於是武守謙帶領麾下千餘人匆忙出擊,在豬頭鋪慘遭張廷翰的迎頭痛擊,武守謙倉皇逃竄,張廷翰藉著兵勢攻入夔州城。
高彥儔還來不及帶兵抵抗,就眼睜睜看著潮水一樣的宋軍湧了過來,倉促迎敵,身中數十槍,左右四散逃竄。
手下人勸他單騎出逃,快馬加鞭跑回成都去,高彥儔悽然搖頭道:“我以前沒能夠守住天水,現在又丟了夔州,有什麼臉面去見蜀地的老百姓!”
第四章 兩個政治家的失敗史(3)
那不如投降吧。手下人又勸說。
高彥儔說:“我家老幼百口人都在成都,如果我投降了,他們會怎麼樣?我今天唯有一死!”
說完解下符印交給判官羅濟,整理衣冠向西北拜了幾拜,登樓縱火自焚。他用自己的方式捍衛了職業軍人的尊嚴,雖然他的國家未必值得他犧牲,但他的職業榮譽不容侮辱。
進城之後,劉光義從灰燼中撥出高彥儔的殘骨,頓起惺惺相惜之心,以禮收葬。這時候不得不再次提到孟昶的老孃,老太太當初告訴兒子,只有高彥儔是值得託付的,果然如此,死於國難。
再看另一路的王全斌,棧道被燒後,頓時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