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2部分

除去位居中央的寺廟,這一片廣場是古代城市和王宮的遺址,王宮遺址在寺北。如今古城和古王宮都蕩然無存,滿地被森林覆蓋。只遺留下一些街道的輪廓。

由寺廟圍牆西塔門通寺廟西山門的大路,寬9。5米,長約350米,高出地面1。5米,路面用砂岩石片鋪砌;石路左右兩邊排列著七頭眼鏡蛇保護神。路南、北各有一座名為藏經閣的建築物,其每個基點上都有出入口。

往東,路北,在藏經閣和寺廟之間,有一片荷塘,綻放各色荷花;路南對稱位置的水塘,則是清水一泓。路段盡頭是一條通吳哥寺廟山門的十字陽臺,稱為王臺。王臺左右有獅子守護。水塘和王臺都是後人新增的。

十字王臺盡頭是吳哥寺的中心建築群。它基本是由大、中、小三個以長方形迴廊為周邊的須彌座,依外大內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疊而成的三個圍囿,中心矗立五座寶塔為頂點,象徵須彌山。

美國學者艾麗娜曼妮卡解釋這三層迴廊各代表國王、婆羅門和月亮、毗溼奴。各回廊的每個基點上建立廊門,上中兩層的迴廊,四隅設定塔門,每層塔門的四座寶塔,中央寶塔形成五點梅花圖案。

由於寺廟的朝西取向,因此上一層須彌座的位置,並非在下一層須彌座的正中,而是略略靠後偏東,為西邊畫廊留出更多空間;因為同樣原故,西邊的臺階不如東邊臺階陡峭。

第一層的須彌座由砂岩石壘成,高出地面約3米;須彌座之上,有高3米許的迴廊,圍繞吳哥寺如口字。吳哥窟護城河。

迴廊長方形,南北方向長190米,東西方向長220米。迴廊四周,共有四座塔門和八座廊門,四隅各一座塔門,正西、正東各三座廊門,正北、正南各一座廊門。塔門和廊門有內、外二石階,可通第一層內院、寺廟外院。

迴廊的內側牆壁既是寺的外牆兼巨型畫廊。迴廊的外側,有兩排並列的方石柱,其中一排支撐畫廊拱頂,另一排支撐半拱頂邊廊。迴廊的二重簷拱頂,覆蓋陶瓦,保護畫廊壁上的石雕,不受日曬雨淋。

畫廊的石壁,排列雕工精細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餘,長近百米。全長達七百餘米,繞寺一週。浮雕描繪印度兩篇著名梵文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中的故事和一些吳哥王朝的歷史。

從西北壁角按反時鐘方向,西畫廊展示羅摩衍那中阿逾陀國王子羅摩(Rama)擊敗羅剎魔王羅波那(Ravana)的場面,和摩訶婆羅多中佧拉婆族和班度族戰爭的故事。

南畫廊有幾幅浮雕,和吳哥王朝歷史有關,其中一幅描繪蘇耶跋摩二世頭戴王冠。在寶座上赤足盤腿而坐,左手向左指,後手靠著寶座扶手,左右侍從各二,手執長扇,為王扇風,身後還有宮女,手持巨型蠟燭,白日點燃。

傳說故事。接下去是印度神話中32層地獄和37重天堂。東畫廊描繪古印度神話普拉納斯中一個著名的故事:毗溼奴攪乳海:毗溼奴令92尊阿修羅和88尊天神把蛇王婆蘇吉(Vasuki)充繩索攪動乳海。

接著的毗溼奴擊敗阿修羅的場面是16世紀後人所加。北畫廊顯示毗溼奴第八化身黑天戰勝阿修羅班那。西北和西南角廊的畫面較小,一般多是描述羅摩衍那或黑天的故事。

進入第一層迴廊西門,踏入一個名為“千佛閣”的田字閣,四周環繞回廊。田字閣被中央的十字遊廊間隔為四個院落,其地面比十字遊廊和迴廊低約一米,原為水池,現不蓄水。田字閣的南北廊,寬約3米。外側封閉,內側立雙排方柱。

十字遊廊由兩道遊廊交叉成十字形。每道遊廊由中廊、左偏廊、右偏廊三部分組成,由四行方柱支撐。兩行內方柱支撐中廊,兩行外方柱支撐各自的偏廊。中廊寬約3米,高約4。5米,上半是牆壁,下半是方柱。

石柱底部有飛天女浮雕。一些柱身和柱牆還殘留深紅色的塗漆,由此可窺見八百多年前吳哥窟全盛時期之輝煌景象。主廊頂呈蛋尖拱形,以陶瓦蓋頂。左右偏廊,寬約2。5米,高約3米;遊廊總寬度約8米。

幾世紀來。朝拜者曾在閣內留下許多佛像,不過大部分佛像現在已被挪走。閣內還有不少頌揚朝拜者善行的銘文,多數是高棉語,一些是緬甸語。田字畫閣之外的院子,乃寺廟第一層圍囿的內院,如反匚字形。

在第一層圍囿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座藏經閣。田字閣的北廊、中廊和南廊各有石階廊西通寺廟的第二層圍囿。

第二層臺基又高出第一層臺基五米半,四周也有長方形迴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