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五節 半島三國【四更之二】

【求月票、求月票、唱著山歌大喊著求月票】

——

大唐皇帝下了聖旨。關於設立天英閣,還有諫院的聖旨。

聖旨不但下了,而且以正式的文書傳閱大唐全境。

這是大唐皇帝,也可以說是大唐皇權與大唐頂級士族之間一種協助,一種相互的讓步,僅僅是頂級士族。

對於普通士族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震動。糧稅有多少,每一家需要交多少,對於從來沒有交過糧稅計程車族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普通計程車族無從反抗。

因為七大世家交了,新興勳貴交了,就是李氏皇族,皇親士族也都交了。

普通計程車族沒有選擇的餘地。

百英閣!

一個令士族們瘋狂的地方,但同樣於低層士族沒有任何的關係。僅僅給了低層士族一個機會,依然還是秦王那一句,功勳無下限,功勳無上限!

想成為士族,想享受高高在上的特權,那麼就需要付出。

以七姓十家,皇族,皇親等大權貴而言,士族本身就是高貴的,自然是越少越好,那些低層的混吃等死計程車族階層,你們要是幾代人都出不了一個官員的話,那麼就去庶民吧,你們不配移為士!

李元興提議,要求勳貴,這個貴字要有價值。

大唐給了你們特權,你們就要有享受這個特權的資格,大唐無論是內政,還是外戰。身為貴族都不能成為天下人的表率的話,去作庶民吧。

這個理由,在士族階層有選擇性的認同下,也算是接受了。

士族階層對於可以管理大唐天下的百英閣很滿意,對於那可以諫無罪的諫院只當是丟給了庶民一個甜棗罷了。

寒門士子也很滿意,他們在朝堂之上沒有絲毫的話語權,得到話語權是就是成就。

李元興坐在自己的天策上將府中等待著自己的客人上門。

魏黑子。作為天策上將府長史陪在一邊。

“殿下其實放棄朝堂上的權力,卻是高明的!”魏黑子這話象是勸慰,不象是稱讚。

李元興閉著眼睛:“魏長史!你在百英閣有一個座位,似乎已經是內定的。不過你不需要代表在策上將府,代表你自己好了。”

“某不懂!”

“你會懂的,等你參加過幾次百英閣的討論之後,你一定會懂!”李元興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繼續說道:“天策上將府。永遠不會對任何事情表態。”

魏徵似乎明白了。

李元興不會對任何事情表態,但表態的時候就一定會全票透過。而在表態之前,李元興一定會先用利益與主要的人談好,然後那些不服的也會被壓制。換句話說,李元興一但作出這樣的事情來,那一定是需要舉國之力的大事。

小事。大唐秦王懶得去管。

但,為何參加了討論之後,自己會懂?

魏徵依然不明白。

這時,有人報告,百濟、高麗、新羅的使者到。這三位使者來到大唐,是來祝賀大唐新皇登基的,可卻是沒有想到。大唐把大突厥給打服了。

所以,他們已經連續三次遞上拜帖,求見大唐秦王。

一個只在傳聞之中,非常年輕,卻全權謀劃了對突厥之戰,一定行動都計算在前。大突厥頡利可汗此時正裝在囚籠之中被送往長安城,來顯示大唐皇帝的威嚴。

百濟、高麗、新羅三國,內戰不斷。

但他們清楚的知道。大唐這個鄰居很可怕,比起前隋可怕多了。

進了天策上將府,由兩個親衛領路,一直到了李元興的會客室。

坐在屋內李元興下首的魏徵準備起身,可看到李元興竟然一動都不動,依然眼睛微閉靠在椅子上,魏徵小聲提醒了一句:“殿下。三位使節到了!”

“我知道!”李元興依然沒有動。

魏徵不明白李元興要幹什麼,也只好坐在那裡沒有動。

三位使者被領進屋後帶路的親衛就退下了,李元興坐在那裡依舊眼睛微閉著。魏徵卻有些坐立不安了,這是使者。怎麼說也應該禮遇的。

而三位使者也被眼前的情形弄蒙了

屋內的氣氛極為了尷尬,三位使者都不知道應該如何應付,至少他們來大唐是榮辱與共的。高麗使者忍不住開口說道:“這是就大唐的待客之道嗎?”

“來人,送客!”李元興淡淡的說了一句,身體卻一動也沒動。

當下就有幾個親衛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