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比烏斯環!
李元興靜靜的看著慈苦大師,在等待著他的回答。
良久!慈苦大師道了一聲佛號後說道:“殿下,正面亦是反面,反面亦是正面。優點和缺點,只是看待的角度方式不同罷了。失主既然知曉這莫比斯環的深意,又何必在意那匹馬的小缺點呢!”
好厲害!李元興真心要說一個服氣了。
可是,李元興卻是來自後世現代的人,在那個資訊爆炸的年代,人的理念思想更加的寬廣,所以李元興自然也有話說。
“大師,既然正面亦反面,反面亦正面。那麼佛亦魔,魔亦佛,有何區別?”
“殿下,心中有佛既是佛,心中有魔既是魔!”慈苦從容的回答道。
李元興默默的點了點頭:“本王送大師一句話,是道家的話。耽靜反為靜縛!”
慈苦聽完之後,沉思片刻猛的抬起頭來:“殿下,此話應該是佛家的話。此語深含佛理,尋求靜而找靜的環境卻不是真靜,身處鬧市而心靜才是真靜!”
李元興很嚴肅:“這是道家的話,你們佛門典籍中有嗎?換一句,給你們佛家吧!談空反被空迷,這才是你們佛家的,色既是空、空既是色。道家將的是靜!”
慈苦想辯,一個念頭從心底冒了出來後,起身向李元興施了一禮:“殿下大智慧!”
李元興擺了擺手,轉身向外走去。
慈苦看著李元興的背影默默的點了點頭,此時他才是真正的悟了,什麼是佛。佛不是佛經,不是佛號,而是本心。秦王殿下曾經在道家傳承之中多次提到本心亦道心,此時換成佛家,本心亦佛心。
這並不代表著道佛一家。
慈苦認為這是李元興在給他一個提點,在大唐無論道佛,守住本心才是修行。
這也是一個警告,在大唐,守著本份才可長久。
四大皆空慈苦相信就是自己都難以作到,回憶數年前與幾位師兄爭主持之位時,他亦有爭勝之心。
忠君愛唐、勸人向善、先有大唐、再有佛門。大唐的佛門是大唐的佛門,與天竺的佛無關,這才是佛門在大唐的生存底限。
阿彌陀佛!
慈苦道一聲佛號,心中空明瞭許多,佛度人向善才是正道。
李元興出了客房,去了新建的議事館,秦王莊的建成率已經達到了四成,以三個多月的時間而言,這已經是神速了,如果李元興不是秦王,光是這個莊子需要修上好幾年。
議事館是一座連片的建築,依然大唐的建築風格,再配合李元興對環境的要求,自然是有花有草,有小橋流水穿插其間。建築以巨木為柱,磚石為牆,很快就可以將主體建起來,那些雕樑畫棟被李元興要求延後,所以建築的速度大大的提高。
此時,崔君肅與魏徵正在一起驗收議事館主廳與三個小廳。
兩人很挑剔,那怕雕樑畫棟的部分免除掉,可他們似乎對門窗、臺階,甚至是地板都一塊塊看過了。
李元興站在門外,看著兩位長史批評著有瑕疵之外,工匠管事那一臉緊張的樣子。不由的笑了。
聽到笑聲,廳內的幾人回過頭來。
一看是秦王殿下駕到,立即施禮:“殿下安好!”
“挺好的,這地板還是挺不錯的,以燒瓷器的方法燒出來,果真比青磚好看多了。只是手工繪畫出的花紋實在太費工,倒是工匠們動動腦子,把畫改為印,不但可以整齊美觀,而且省工,省時!”
“是,下臣一定讓工匠們多多研究!”工匠管事趕緊施禮回話。
李元興揮了揮手,示意閒雜之人離開,廳內只留下了兩位長史。
“佛門主動交糧稅一事,兩位長史如何看待?”李元興開口問道。
崔敦禮與魏徵交換了一個眼色後,顯然兩人已經商量過了。崔敦禮說道:“殿下,以我們的意見是,寺中主動交與不交,都沒有關係,戶部查賬自然是要有一個說法的。寺廟與士族怎麼能相提並論。”
李元興明白崔孰禮的意思,士族今年交多少都是一份誠意,明年自然會按賬目來。
“去本王書房說話!”
李元興的書房,可以說比起大唐皇帝李二的書房還神秘,那絕對是大唐第一禁地。
聽到說去書房,兩位長史都是有身份的人,心中卻也有著一份激動,能夠進入秦王書房的人,不僅僅是信任,更是身份的代表。
李元興的書房院落距離議事廳是相鄰的,但就是這個相鄰也有一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