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

自從這些倭人勞力來到營地之後,這裡的營地就被一分為二。大唐這邊負責挑土的民夫也被安排作一些有那麼一點技術的活計了,比如最簡單的處理枕木。

枕木從原木變成真正的枕木大唐這邊的的工序比現代還複雜。

原因有二,一是大唐這邊沒有那麼多化學的材料,二是古代人玩木頭的本事絕對高於現代人。要知道古代幾乎所有的東西都離不開木頭。

一天十里地基,事實上就是指五天就要把這十里完全弄好。

一天時間挖十里地基,第二至四天就要在這裡十里把枕木放好,抬著鋼軌擺上去。最後一天的時間負責緊螺絲,其餘人則是負責將路旁的樹都種上,這裡要求種樹五層,可以說就是用樹作一道樹牆,保護鐵路。

最辛苦活第一個就是打地基,第二就是運輸碎石,第三就是抬鋼軌了。

大唐的工匠四十人一組,倭人差不多就需要六十至七十人一組,因為他們的體力不如大唐的工人。

中午吃飯的時候到了,大唐的工匠與倭人的勞工又分開了。

老碗油潑面,再加上蔥花餅一斤,這是最標準的唐人伙食。南方工人最喜歡的是菜飯,就是先將菜燒好,再和米飯一起蒸出來,出鍋的時候直接混在一起。

菜飯最讓工人喜歡的原料,土豆、紅蘿蔔、肉豆角。

當然,如果燒菜的時候用上的肉湯那就更美味了,最後碗上再放幾塊肉那就是實在沒有辦法再誇獎了,只能低頭吃飯。

這肉,不說是什麼動物的肉,就拿豬、牛、羊來說,也分為三等。

一等肉。肯定是上等的精肉。連肉的小精排骨也算是一等肉,但在大排龍骨不算。

二等就是位置不好的,而三等就是邊角碎肉了。

普通大唐平民吃的多是二等肉。這種肉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比想以前的生活而言。已經算是頂好的肉了。

今天的午餐就有加肉,每人有兩塊龍骨,以及五花肉三片。不管是吃米,還是吃麵都有。

“旁邊那些倭人,似乎也有肉吃?”一個五等匠坐在營地的角落,他這個級別算是小官了,比起別人來說。除了標準餐之外,還有一盤小菜,一盤花生米,以及二兩酒。以及一隻雞腿。

坐在他對面的是一個四等匠,可以說是這個營區級別最高的匠人了。

主要是負責枕木的主管首匠。

枕木對於大唐的木匠來說,沒什麼技術含量,可幾千根,幾萬根。幾十萬根都要求尺寸一致,打下的孔,穿的鐵釦必須完全一致,這就需要用心了。所以工部派出了一位四等木匠專門負責這事情。

這位四等匠一邊吃飯,一邊正看著早上枕木的檢察報告書。枕木沒整好不怕,就怕有壞的放在鐵軌下,這個罪可不輕。所以他是格外小心。

聽到對面自己的同僚說話,只是隨口應付了一句:“倭人也是人,吃點肉有什麼?說罷,指了指自己盤中的兩根雞翅,今天早上多吃了兩個包子,這兩根雞翅你吃。”

最初說話的五等匠是鐵匠,他的任務是鉚釘組,也是鐵路建設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絲毫也不客氣的拿過雞翅,然後對旁邊一個年輕人說道:“這兩天辛苦,拿去吃。”年輕人趕緊謝過兩位匠師,他還只是一個七等匠,因為年輕所有受老輩的照顧。

“恩,年輕人胃口好,多吃多幹就是了。”四等匠很客氣的點了點頭,畢竟這個年輕人不是他的徒弟。

正聊著,一個大約五十歲的老者過來坐下,將盤子往桌上一放。

“小七,趕緊給莫老倒杯茶去。”那五等鐵匠吩咐著。

雖然這位莫老也是五等匠,可年長,自然要受到尊重的。

“剛才過來巡視了一下路基,這些倭人幹得還是不錯,前面十幾裡鋼軌都已經抬到了路邊,只等著路基打過去就可以上軌。某尋思著,要不要給他們求個賞!”

“老莫,有功就賞,有過就罰,什麼時候為這種事情猶豫了。”

莫姓工匠輕輕的搖了搖頭:“倭人與我們唐人不同。就說吃吧。一隻雞,雞翅膀、雞腿、雞胸的好肉切下來,然後才將雞架子再切成小塊下鍋。好肉都在你們的盤中了。還有他們的豬肉就象是某年輕的時候吃過的雜肉!”

說到雜肉,經歷過苦日子的都知道。

那些肉根本就是下等肉,可以說是三等肉中最差的一種。

“前天晚上,某去找同村的一個老夥計喝酒,他們正在作一種叫加餐肉的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