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開局給漢武帝直播世界地圖 第137節

同個行業都開始‘隔行如隔山’,那需要的人,需要的技術,豈不是多到沒影——他們學起來更難了!

緊接著,無才也說到了這點:

“呼吸病學和消化病學已經完全成了兩個互不相容的科目,醫生們完全無法互相理解對方的知識,更不要說醫療行業後面說匹配的公共衛生服務藥品供應保障疾病預防控制……總之,現代工業化已經複雜到完全想象,而大家目光所及的地方,每處都是各行各業配合出來的科技結晶,涉及到的內容太多,我也是一知半解,就儘量講我所知道的給大家,要是不知道的我就現查,大家不要急。”

說著,天幕上的無才就走動起來,她來到了樓房後面,指著一處脫落磚石下裸露出來的灰色塊狀物說道:

“磚只是裝飾,現代的樓房採用的是水泥,是用磨成粉的石灰石和其它材料配比而成,裡面還有鋼筋作為骨架進行支撐,這樣才能蓋這麼高。”

她說完,三個時空的無數人同時嘆起氣來。

墨家鉅子更是頹廢的搖了搖頭。

就不論他們能不能用鋼筋搭房骨,僅僅是將石灰石磨成粉——所耗費的人力物力便是海量數字,那就算他們得到了這項技術,最終也只不過是能給帝王的宮殿,亦或者死後的陵墓增添那麼幾分光彩,絲毫不會有惠及平民的可行性。

“只有那樣大的機械取代了人力,技術才有可能惠及無才這樣的平民,可這樣的技術,如今根本做不到!”

葉圖南還在注意著手機資訊的回覆,皇帝們還是沒有說話,倒是三個時空裡的普通人在踴躍提問,因為人實在是太多,訊息已經快成了殘影,看不清楚的她只能先注意著最上方出現的內容。

除了表達遺憾之外,很多人正在詢問,有沒有更適合他們的石頭房子。

這點,葉圖南還真的知道些許。

因為早期的木材資源極其廣泛,而且有著大量的巨木,華夏古代很長一段時間是先發展的木製建築,所以技術大量的點在了木質建築上,秦漢乃至唐時期的宮殿真的很高,甚至可以達到幾十米。

就比如考古復原的唐朝永珍神宮,柱坑直徑能有九點八米,整個座子能有八十九米高,而永珍神宮——復原推測的大概在九十八米之高。

可惜,木材資源屬於消耗品,隨著時間和戰爭帶來的焚燬等等原因,巨木越來越少,於是建築‘憋屈’的開始往磚石建造方向轉,也就是向夯土和磚塊的方向進化,這也是為什麼明清皇宮越修越小的緣故之一,畢竟起步晚,技術不成熟,支撐架構的木材也沒了。

不過,建築技術演變還是惠及了部分普通人,這就有點像軍用技術慢慢轉民用一樣,秦漢唐時的普通人還是木質的房屋,而明清農人則可以住夯土房乃至石磚房,這無疑是很好的進步,畢竟,在偏冷的地方,土房和石磚房的禦寒效能不言而喻。

葉圖南將自己知道的這些全講了出來,她又拿出來個手機,將自己搜尋到的紅磚給大家看:

“目前來說,適合你們時代的磚房也就是紅磚了,窯洞溫度只須要達到900c就可以,只要能燒陶就肯定能燒出來紅磚,就是……哎,我怎麼搜不出來完整的配比?”

有人將鏡頭拉近,讓看著天幕的眾人能夠清晰地看到無才手中的黑色匣子,正對著她的那面亮著光,無數文字圖片盡皆排列其上,隨意點開,裡面又是數不清的文字,好像整個世界的內容全部被囊括其中。

一時之間,眾人的注意力哪還在什麼紅磚的配比上,全都開始詢問起來這黑匣子是什麼。

漢武帝:手機是能夠和天幕一樣,無視距離交流嗎?

唐太宗:這匣子聯通整個圖書館?

“這是手機。”看忙碌查詢的葉圖南一直無法回答,更加沉穩的女音突然出現,她簡短的說道:

“第三次資訊化革命孕育出的科技產物,正如你們看到的,它可以透過網際網路查詢整個世界的資訊,但前提是有人將其儲存在網際網路中,由於部分技術過於老舊,沒有太多儲存的價值,沒有人會往上傳,所以查詢起來會很困難。”

不用她說,大家也看出來到底有多困難了。

陷入查詢狀態的葉圖南兩耳不聞窗外事,她手指在手機上滑的飛快,一個框開啟出現文字就開始上下翻動,三四秒之後便迅速離開,也不知道她眼睛是怎麼做到的,這麼點兒時間就能一目十行的看完所有東西,緊接著便去點下一個框,不少人跟著看的眼睛發疼,甚至胃中開始翻江倒海。

而毫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