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部分

任何異象,凡是能跟春秋聖書扯上關係,那便了不得。

“聖書傳影!”

不少讀書人忍不住驚撥出聲,大部分讀書人則躬身參拜聖書虛影,期望得到聖書賜予。

張易呆立原地,望向春秋書,心中湧現無窮回憶,一滴眼淚順著臉頰滴落。這倒不會引起別人誤會,在場讀書人都沒有見過這等異象,不少人都激動落淚了。

聖書傳影是極為高等的異象,比起紙卷共舞和金鐘長鳴,不知高了幾個等級。

迎仙樓出現這等異象不到十息,大周百國成千上萬的文院中心,聖書虛影都不停顫抖,散發出無窮文氣,普照天下。

*************

太安城如今有兩處地方,地位已然不下於六殿。這兩處地方,分別是翰林院和國子監。

翰林院聚集了天下鴻儒,其中雖只有幾名大儒,皇朝學士卻極多。尤其是那些白髮老儒,基本上都摸到了大儒的門檻……頂尖力量雖比不上六殿的眾位閣老,總體實力猶有過之。

當然,翰林院是比數百國文院更為尊重的地方,是整個大陸春秋聖書虛影最為強盛之地。

國子監,由當初五大書院之一的太安書院改建而成。書院弟子被送至城中一處宅院繼續就讀,位於太河上的太安書院則被改造成了國子監,其中有無上神器坐鎮,甚至能跟春秋書相抗衡。

那尊不知名的無上神器,是大周朝廷敢與道一書院叫板的底氣。

就在長弓城迎仙樓出現“聖書傳影”異象的剎那,翰林院中心的如山嶽一般的聖書虛影,以及國子監深處那尊無上神器,同時綻放出七彩光芒。

翰林院位於太安南城,而國子監在太安城北部,兩者散發出的文氣太過濃郁,不但形成七彩光芒,更是將整個太安城都照的如同白晝。

這樣的光芒,比起霓裳閣每月燃放的煙火,絢爛百倍。

太安城百姓盡皆抬頭,不知究竟發生了何時。

朝廷震動,尚禮殿六位閣老連夜召集殿內執事,吩咐他們查探究竟誰驚動了聖書虛影和無上神器。

……

伏流國都南都城,坐落於南季山脈一側。高聳入雲的南季山脈,常人舉目望去,只能看見蒼茫雲海。若是修為高深的讀書人,隱約能夠透過雲層,看到其間如同仙宮般的建築層層疊疊。

這便是道一書院。

道一書院,大周皇朝最尊崇的地方。即便是大周皇室和各大世家,加起來都難以撼動,

道一書院的三大院主,在大周百姓的心中,宛若神明。李氏至少有五位天子,因德行不配被道一書院一紙罷黜。

千年前那位雄姿英發的天子李龍集,被稱作大週中興之主。在其前往道一書院晉升大儒後,醉心讀書修行,傳位於太子,便於書院中閉關,不知如今是何等修行。

大周曆任天子,皆是雄心勃勃之輩,誰不曾曾妄想以王權壓倒書院高高在上的神權?所謂德行不夠,到底是德行不夠,還是忠心不足?

道一書院分作三院,以三院院主為尊。平日裡三院互不干擾,甚至各院弟子沒有要事不得越界進入其他兩院。

三院猶如天宮,建築風格迥異,若有大能從雲層中探頭望去,方可發現三院的佈局竟是上古三才陣的陣勢。

三院中心交界處,是整個書院的禁地,更是聖地。這處聖地別無他物,只有一道高逾萬丈的筆直山峰巍然聳立,唯有螺旋階梯盤旋而上。

山峰石壁上雕刻著各種各樣的劃痕和文字,數萬年來,只有最為優秀的進士領悟到書中精髓,方能於石壁上勾勒出心得,用以給後來人做參照。

山巔供奉著春秋聖書,只有道一書院選中的進士,方可登上山巔參悟聖書,其餘進士只能在石峰下參悟。

任何時刻踏上山巔,皆能看到春秋聖書四周都端坐著十數位進士或者翰林,他們心神沉浸在聖書之中,只望能夠領悟出一絲精髓。

就在聖書傳影異象出現的剎那,萬丈石峰上的春秋聖書,微微顫抖,旋即恢復自然。端坐在聖書附近的十數位進士頓時心神受到重創,鮮血噴灑而出。

一位仙風道骨的白髮老者突兀出現在山巔之上,他身著麻衣,揮手就將在場進士送下石峰,順帶將其體內的傷勢修復。

老者轉頭望向長弓城所在的方向,喃喃道:“院首如此看重那個孩子,難不成當真比得上李三思?真是有些匪夷所思。”

這位地位在許多大賢之上的老者微微搖頭,再度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