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長江的故事大多都是悽美的。幾乎每行一步即可拾起一串故事和傳說,幾乎每一個故事和傳說都讓你感傷,讓你柔腸百結。

船過馬鞍山,盧作孚又憶起楚霸王項羽垓下一戰,所部均被劉邦殲滅殆盡,項羽隻身逃到馬鞍山斜對面的烏江,因船小,項羽先讓寶馬過江,自己準備後渡。不料漢兵趕到,項羽寡不敵眾,拔劍自刎。寶馬見主人遇難,一聲長嘯,跳入江中。百感交集的船伕將馬鞍卸下,埋在山中,馬鞍山因此而得名。

傳說這裡還是李白月夜醉酒、跳江撈月的地方。衣冠墓和太白樓即是紀念這位詩仙。

“蜀通”輪一路逆流而上,過安徽省的糧倉——蕪湖,經銅陵、安慶、石鐘山,到達東坡赤壁時正好是早晨。盧作孚心潮激盪,想起蘇軾的那首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不由輕聲吟道: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

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

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盧作孚一路騷歌抵達船票上的目的地——宜昌。

宜昌位於長江北岸,地處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口,素有“川鄂咽喉,西南門戶”之稱。宜昌古名彝陵,古代著名的吳蜀彝陵之戰就發生在這裡。三國時,劉備為給關羽報仇,興兵數十萬,進攻吳國。吳將陸遜僅有5萬人,退入彝陵一線,等蜀軍“兵疲意沮”,反攻條件成熟,命令以火攻蜀營,大火燒了40多座營寨,蜀軍大敗,劉備連夜退入白帝城。這就是陸遜火燒連營700裡的故事。

盧作孚發現自己從上海到宜昌的一路上,已寫了滿滿一本沿途隨記。

從秋天出發,盧作孚到達合川時已是初冬。他在上海時與合川縣立中學校長劉極光聯絡的一個數學教師職位,由於他遲遲不歸,學校等不及,另聘了他人。這時,盧作孚的哥哥盧志林正在合川縣的福音堂小學教國文。好心的校長劉子光為照顧盧作孚家裡的困難,為其在自己手下謀了個小學數學教師的職位,暫以棲身。

不久,盧作孚的哥哥惹發了一起禍端。

盧作孚的哥哥盧志林當時任成都的《群報》特約通訊員,1916年初春,合川縣發生一起人命案,在審理此案時,合川縣長貪贓枉法,激起全縣民眾義憤。盧志林打抱不平,將此事訴諸報端,雖未指名道姓,但文中影射了姓田的縣長。《群報》報道了這一事件後,引起這名贓官盛怒,蓄意陷害,妄圖置這盧家兄弟二人於死地。

一天,盧作孚兄弟倆的好友胡伯雄來合川,正在家中吃飯,忽然一群士兵闖了進來,不由分說,就將三人帶走,投入縣府監獄,還定了個“通匪”罪名。

1916年3月,盧作孚在監牢裡關了一個多月,他憤憤不平,寫了一封長信,託獄卒將信轉出,交給了盧作孚上小學時的老師。

很快,這封信傳遍了合川縣城。凡讀到此信的人,無不為信中道理所誠服,如此良才,竟蒙不白之冤,決不能坐視不管。於是,全縣各界知名人士聯名上書作保,將盧作孚、盧志林和胡伯雄從獄中救了出來。

盧作孚出獄後,感到再也無法在合川呆下去了,遂透過哥哥盧志林的一位好友力薦,到成都《群報》去擔任了記者兼編輯。

這時,盧作孚剛滿23歲。

他在擔任記者一年中,如魚得水,寫下了大量抨擊黑暗勢力,針貶時弊的檄文,很快便在四川小有名氣。直到1917年夏初,楊鴻皋接任合川縣立中學校長,寫信給盧作孚,熱情邀請他到縣立中學擔任監學兼數學教師,盧作孚的記者生涯才暫告結束。

船王盧作孚第4章 幾度浮沉

第4章 幾度浮沉

盧作孚用文章奠定了自己的名望和地位,當權者紛紛重金相聘,每日

聘客盈門

1917年秋天,盧作孚結婚了。新娘叫蒙淑儀,是個獨生女,早年父母雙亡,一直隨兄弟生活。蒙淑儀是位典型的東方舊時代女性:賢惠、善良、勤勞、深居簡出,極少拋頭露面。她纏著足,不識字,三寸金蓮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盧作孚結婚之前,與新娘並不相識,是經同事劉灼三作媒娶過來的。

文化上的差異,並沒造成什麼感情上的障礙,相反,夫妻恩愛無間,相敬如賓。盧作孚常常是早出晚歸,蜜月中的新娘從無半點怨怪。日子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