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冉閔都被生擒。

慕容恪把冉閔送到薊城,燕王見了他罵道:“你不過是石虎的一個奴僕,你也敢妄自稱帝?”

冉閔昂然道:“如今天下大亂,像你們這些夷狄醜物、人面獸心之輩,都想稱王稱帝,我是中原英雄,大漢後人,為何不能稱帝?”

這句話把燕王給氣壞了,讓人先抽冉閔三百鞭子,押往龍城,送到遏陘山(今遼寧省朝陽縣境內)斬首。冉閔死後,遏陘山及周圍恰好遇到旱災,而且一旱就是三年,並且出現大面積蝗災。燕王以為是冉閔的在天之靈作祟,便追諡他為武悼天王,並派專人長期為他祭祀。

慕容恪回薊城輔政,命慕容評率精騎一萬,去攻鄴城。這時冉魏太子冉智還沒來得及為父親舉行喪禮和自己登基繼位,聽說燕國來攻急忙集合了所有兵力約一萬餘人派大將蔣幹領兵去戰。蔣幹出城和慕容評打了一仗,打不過慕容評敗回城中,閉城堅守。慕容評圍城猛攻,冉智眼看支援不住,問蔣幹怎麼辦。蔣幹道:“事到如今,只好向晉朝投降,請晉兵來援了。”於是派侍中繆嵩和詹事劉猗去江東獻降表,同時向謝尚求救。

謝尚是東晉豫州刺史。前文說過,中原大亂,四國相爭,東晉也是其中一個。東晉任命謝尚為安西將軍,派兵北進,一直攻到黃河北岸,佔了枋頭,就是苻洪和苻健原來待過的地方。繆嵩、劉猗來到枋頭向謝請兵,謝尚問:“既然是投降,那玉璽帶來沒有?”

兩個人說,這世道,兵荒馬亂的,那麼重要的東西怕路上被搶了,所以沒帶。

“噢,沒帶呀。那你們兩個留下,我派人去拿玉璽。”

繆嵩、劉猗面面相覷,但也沒有辦法。謝尚遂派部將戴施帶了五百人趕到鄴城。蔣幹一看晉軍只帶了五百人來援,心想:“晉軍不會是開玩笑吧。五百人也算是援兵?”卻聽戴施道:“其實我是來取玉璽的,我把玉璽交給皇上,皇上肯定會派重兵來救。”

蔣幹道:“你別不會是蒙我吧。你要是把玉璽拿走了,也不發兵,然後留我在這裡空等,豈不是我什麼都沒有了?”

戴施說:“那這樣吧,你把玉璽交給我保管,就算是獻給晉國了。我呢,並不出城,和你待在一塊兒。然後派人回報晉朝說拿到玉璽了,皇上也能派兵。”

蔣幹說這個主意還行,於是把玉璽小心交給戴施,千叮嚀萬囑咐,別碰壞了,別弄髒了。戴施一口答應,到了晚上,找了塊石頭放到原來放玉璽的匣子裡,另把玉璽交給副將何融,讓他化裝成百姓悄悄離開鄴城,混出城回到枋頭,把玉璽交給謝尚。謝尚得了玉璽,立刻派一千精騎,日夜兼程,護玉璽到建康。

這個玉璽,就是鼎鼎有名的和氏璧。春秋時,卞和三次獻寶,失去兩足方把此寶獻給楚王。後為秦國所得,成為歷代封建王朝統治天下的象徵。後來王莽篡位時,王尋、蘇獻逼著漢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璽,皇太后拿玉璽砸二人,玉璽落在地上砸壞了一角,王莽後用黃金鑲補。此璽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正面刻有八字篆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東晉諸臣看了都忍不住落淚,皆嘆玉璽重歸晉朝,是晉朝將要復興的好兆頭。

這邊東晉君臣彈冠相慶,那邊慕容評已經兵臨鄴城之下,很快攻破了鄴城,太子冉智被擒。戴施則帶著蔣幹出城逃奔倉垣(今河南開封西北處),回了東晉。時東晉永和八年(352)八月庾午,冉魏立國三年後滅亡。

慕容評率軍凱旋。燕王聽說玉璽已歸了東晉,不由遺憾,但又心有不甘,悄悄派人告訴冉智的母親原魏後董氏,讓她獻了一塊假玉璽,然後聲稱玉璽到手,封董氏為“奉璽君”,遂於永和八年十一月戊辰稱帝,國號“大燕”。

這時,不去救魏,眼睜睜看著魏國被燕國吞併的東晉派使臣去薊城封賞燕王。慕容俊對晉使道:“你去告訴你們主子,朕現在是皇帝不是燕王。如果還想跟朕好好交往的話,以後不要再拿什麼命詔來煩朕。”

東晉使者倉皇而歸。

第十章 晉燕爭雄

政治鬥爭

回過頭來再從頭說東晉參與中原之爭的事。桓溫滅西蜀之後就想收復中原。石虎死後,桓溫上表請命北伐。朝廷擔心桓溫北伐立功之後,威信和勢力坐大,反過來控制朝廷,便拒絕了。後來中原亂成一鍋粥,魏、趙在河北互相打來打去,燕國也時時南下,桓溫見有機可乘,又請命北伐,朝廷又拒絕。桓溫怒了:“這一定是庸臣殷浩在搞鬼。當年朝廷重用殷浩不過就是想拿他來抗衡我麼?我偏偏不怕他。”

桓溫於是帶兵十萬,順江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