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左右看去,全都是人,惟獨看不到玉尹壞了,剛才光顧著往外擠,卻沒有在意玉尹的狀況。如果換在平時,兩人倒也未必會擔心。憑玉尹那一手好撲,絕對不可能有事。問題在於,這廝現在吃多了酒。

萬一惹出禍事,該如何是好?

“三哥,怎麼辦?”

“我怎麼知道!”

石三也有點懵了,左顧右盼,尋找玉尹的身影。可人山人海,又如何能找到玉尹。

“要不,找燕奴過來?”

“嗯?”

“萬一小乙哥發了狂性,你我可都攔不住。

我估計,也只有燕奴能讓他老實下來這樣,我在這裡繼續找他,你趕快回去,帶燕奴過來。咱們都別閒著,要儘快找到他才是。”

周良眼一翻,“為何不是你去找燕奴,我留下來找小乙?”

石三沒有周良那麼多的心思,聽他這麼一說,立刻點頭道:“也好,那我去找燕奴,你在這裡找小乙。找到他後,可別再丟了,就在東邊的亭子裡匯合。”

“好!”

等石三走了,周良又苦了臉。

一個吃多了酒的玉小乙,那可是相當可怕啊!

他有點後悔,應該讓石三留下來。可又一想,萬一封宜奴出現,豈不是要平白錯過?算了,還是別想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找到小乙再說。

++++++++++++++++++++++++++++++++++++++++++

小風一吹,玉尹的酒勁兒上湧。

隨著人流進入相國寺,他也沒有留意到,與周良石三兩人走散了

等他發現時,已來到了一座大殿前。

這大殿,名為羅漢殿,又俗稱八角琉璃殿。大殿中,供奉的是千手觀音,在大殿前,有一個極為空曠的廣場,不過此時,卻不見人蹤。

廣場下,人潮洶湧。

這羅漢殿廣場,竟成了一處舞臺。

待一會兒,會有上廳行首封宜奴,在廣場上小唱歌舞。而此時,封宜奴還不見蹤影。所以廣場四周,熱鬧非凡。有賣藝的,有雜耍的,吸引了不少遊客。而在廣場臺階下,還有許多手持各色樂器的樂師。

這些樂師,大都是民間藝人,上不得檯面。

而今聚集在廣場下,演奏樂器,賺些辛苦錢,同時也是想碰碰運氣。

比如說封宜奴的樂隊,萬一出了缺,他們也可以臨時頂上。

若是能為封宜奴看重,為她演奏一曲,就算不能出人頭地,以後也可以作為一個資本。一說,我為東京上廳行首封宜奴伴奏過,那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哪怕普通演奏,也能多賺些錢來,豈不更好。

以前可是有過這種先例。

當時的東京上廳行首李師師在白礬樓小唱,臨時出了缺。於是便找了一個普通的樂師頂替,哪知道那樂師因此,魚躍龍門,身價倍增。

有了這個先例,自然讓許多人,生出無限遐想。

玉尹倒不急著找人,而是漫無目的的在廣場四周溜達。或是駐足觀看雜耍,或是聆聽樂師演奏。那樂器五花八門,有一些在後世,已經失傳,玉尹也僅僅是聽說過名字,卻未見過真人演奏。而今,算是開了眼。

心中的抑鬱,似乎舒緩許多。

耳聞樂聲此起彼伏,讓他彷彿回到了前世幼年時,隨父親到處拜訪名家的場景。

父親常說:恨不能重生於宋。

玉尹也說過:若能回到古代,定為一大幸事。

而今,他真的回到了古代,而且重生於宋。不管兩年後,開封府會遭受怎樣的戰火肆虐,可是在這一刻,他完成了他和父親兩代人的夢想。

酒勁兒漸漸緩解過來,玉尹興致勃勃,四下觀察。

忽然,他停下了腳步。

卻見在廣場一側的臺階下,一位布衣老者,正在手拉二胡,頗為愜意。

在宋代,二胡名為嵇琴。

早在唐代時,二胡就已經出現,在當時名為胡琴,又叫做奚琴,是流行於北方的民間樂器。在大多數場合下,這種樂器不登大雅之堂。可是因其音色低沉,適合演奏悲嗆的情感,也能奏出氣勢恢宏的場面,所以在北方民間,頗受歡迎。而到了宋代以後,二胡又改名嵇琴。此時的二胡,已經開始漸漸走入宮廷,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喜愛。

沈括的《補筆談·樂律》中記載,熙寧年間,曾有教坊伶人名徐衍,於宮宴之上演奏嵇琴。哪知道才開始飲酒,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