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部分

了1100萬人,巴西達到了400萬人,而中國在冊失業工人達到了1700萬人,居世界各國之首。大量的工人失業,生產品價格上漲,使得人們生活艱難,政府救濟壓力非常沉重。到了37年初,世界貿易繼續萎縮,僅為危機爆發前的30%,國民生產總值下跌到爆發前的60%左右,多年建設成果化為烏有,生產倒退了至少二十年,社會發展倒退了至少30年世界各主要國家不敢怠慢,既然誰也吃不了誰,那就只好彼此合作了,小國的利益被大國拿來作為交換品,即使犧牲一些傳統盟友也顧不得了。在36年5月份,即經濟危機爆發10個月後,世界各大國的領導人在聯合國的倡議下宣佈了一份拯救世界經濟的宣言,美國、日本、中國、俄羅斯和歐盟等大國領導人紛紛簽字,這些世界大國在經濟危機中找到了自己應該得到的“禮品”。

從經濟危機一開始,各國就根據自己的情況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一方面擴大內需,另一方面擴大對外貿易,尤其是區域貿易,這都是經濟發展的老路了,就看實行的效果如何了。中國的人口眾多,地區發展不平衡,失業工人不斷增多,並沒有因為世界大會的召開而給中央政府任何面子。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雖然情況比同類國家比如印度和巴西等要好一些,但是還遠遠達不到發達國家的水平,雖然危機前全世界都在說“中國已經是一個發達國家”了,可是危機真的到來了,大家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情,情況要比想象的複雜的多!到了36年6月份,大規模的公司裁員一批接著一批,直接失業人口已經上升到了2300萬人,而且工廠和企業裁員的勢頭有增無減各公司的壓力實在太大了,承受不了這個沉重的壓力,只好轉嫁給社會,各公司紛紛把工人推向社會,由國家部門來安撫。

但是另一方面,東亞國家尤其是雖然失業嚴重,但還不至於出現社會動亂,首先中國人比較保守,並不喜歡冒險,只要能夠過得去,就不大喜歡鬧事,尤其是在這個國家形勢異常嚴峻的時候,只要社會救濟能夠跟得上,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人們更多的是安於現狀。第二,幾十年的高速發展,也使得國家積累了大量的資金,能夠用於社會救濟,同時由於宏觀調控依然在起著作用,雖然貨幣出現了貶值現象,黃金價格不合理的上揚,但是基本生活品物資價格卻趨於平穩,行政干預措施使得上升的物價又會落下來,比如36年初的物價基本上和危機前持平!第三,中國人向來有積蓄的習慣,用於股市的投資只是他們財產的一小部分,尤其是存放在大銀行裡的錢並沒有消失,所以基本的生活還是能夠維持的,大多數中產階級的情況都比較良好,出現變動的大都是處於社會兩極的富有人家和貧窮人家,貧窮的人家更加貧窮,富有的人家相對更加富有,雖然窮人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富人也有在瞬間變得一無所有甚至家破人亡!一直到年底,失業人數還在上升,達到了2800萬人,而半失業工人則據說已經達到了3000萬人。據統計,整個經濟危機時期,中國一共有失業工人3000萬人,半失業工人3400萬人,整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下降到了危機前的60%,社會發展倒退了將近二十年。

和中國相比,歐美髮達國家也好不到哪兒去。北美在35年8月份經濟危機就席捲了各個行業,到36年初,失業工人已經達到了1300萬人,到年底的時候,又上升到了1800萬人,一直到37年7月份,失業工人才不再大量增加,據說此時已經達到了2000萬人,半失業工人超過了3000萬人;國民生產總值僅為危機前的58%,其中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尤為嚴重,一直降到了55%,幾乎下降了一半,整個社會發展倒退了25年以上,比其他世界大國都要嚴重的多。東臨日本也不輕鬆,以外貿為主的這個國家,36到年8月份失業工人不再大量增加的時候,一共有1600萬人失業,2600萬人半失業,整個國民生產總值降到了危機前的65%,國際貿易更是下降了75%左右,損失極為慘重。歐洲各國相差比較大,西歐、中歐和東歐之間的經濟跨度比較大,特別是西歐國家社會發展比較成熟,而且區內市場巨大,受損比其他地區要輕一些,但是失業工人也達到了1800萬人,半失業工人幾近3000萬人,整個區域(不包括俄羅斯)的經濟下降了32%,但是區內個別國家的損失也極為嚴重!俄羅斯的多年辛苦也一下子化為烏有,經濟總量下降為危機前的66%,失業工人超過1000萬,半失業工人為失業工人的兩倍以上。巴西這個南美大國,自然也不能倖免於難,一直想成為世界性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