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赫爾表示,美國對中日雙方保持“公正、友好的態度”,希望雙方“都要剋制”,拒絕了中國的要求。美國既不願採取任何實際行動,以免得罪日本,但也不願看到日本在中國肆意妄為。在七月十六日,美國國務卿赫爾發表了一個空dòng的宣告,要求中日雙方都遵守國際社會所認可的準則,以維護中國的正常生活秩序。
美國此時採取“避免介入”政策的主要原因孤立主義、和平主義思cháo此時正在美國盛行,美國不得不作輿論的考慮;同時,面對法西斯分子的侵略擴張,英、法等國採取綏靖政策,試圖以妥協退讓換來暫時的和平。日本發起對中國的全面侵略後,它們又以同樣的方法來安撫日本,希望以之保全自己的在華利益美等國的態度互相影響,誰也不願出頭來制止侵略,伸張正義。另外,日本在此時的侵略還沒有對美國的在華利益構成根本威脅。長期以來,美國堅持用“mén戶開放”政策來分享列強在華的侵略利益。日本在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初,採取儘量避免與列強發生正面衝突的政策,還聲稱保證尊重第三國在華權益。因此,美國此時對日本的侵華動向還是處於觀望階段。最後是美國在日本還有著重要的經濟利益。日本是美國三大重要出口市場之一,美國經濟衰退正在萌芽,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市場對美國資本家來說顯得尤為重要,他們反對制裁日本。
於是,美國對中日衝突的“避免介入”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慫恿了日本的侵略行為。由於美國在這一時期採取觀望態度,其它列強也不願出面干預此事,以西方列強為主導的國際組織自然也不會有所作為,致使日本更加肆無忌憚地擴大侵略範圍。更由於美國沒有對日本採取經濟制裁,日本侵略者可以從與美國的貿易中獲得戰略物質。
但這種情況在武漢會戰之後出現了變化,中國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調整了對華政策。近衛內閣發表了第二次對華宣告。宣告宣稱,日本要建立“日滿華三國合作”的“東亞新秩序”。日本提出建立“大東亞新秩序”的設想,是對美國的“mén戶開放”政策的直接挑戰,嚴重損害了美國在華利益。
同時,美國與日本爭奪亞洲太平洋區域霸權的矛盾日益尖銳。日本侵華的擴大,使美國開始意識到日本在中國實行的政策確實反映出日本想謀求控制整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特別是近衛宣告提出了“大東亞新秩序”計劃,表示要獨霸亞洲太平洋區域,公然向美國“mén戶開放”政策挑戰,使美國感到它在亞太地區的利益受到嚴重威脅,因而美國對日本在亞太地區的侵略擴張再也不能容忍下去,不得不對日本採取一些制裁措施。
同時,美國對中國戰場的戰略意義有了新的認識。在中日戰爭剛開始時,美國的一些觀察家都對中國持悲觀態度,以為最多二、三個月,中國就要失敗。但中**民的頑強抵抗打破了日本速戰速決的構想,迫使日本陷入持久消耗戰中。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的英勇頑強的jīng神使美國領悟到中國抗戰對於維護遠東和平,對於維護它們自身在遠東利益的戰略意義。特別是在日本有意與德、意、締結同盟條約後,美國政fǔ把日本和德國作為東西方的敵人而聯絡起來,認為日本不只是一個地區xìng的不穩定因素,而且與德意兩國一同構成了對現存世界秩序的威脅。從這一認識出發,中國的戰略地位就顯得更為重要,中國成了美國藉以遏制日本的一支重要力量。
說到底,美國態度的改變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中國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國民黨軍隊在這兩年期間總的說來確實打得很英勇,打得很勇敢,並且與戰爭開始時大多數外國觀察家的預料相反,日本未能使中國屈服。而且國民政fǔ力爭向世人證明,它正在成功地、深入地實行一種長期的防禦戰略,從而正在箝制和削弱日本侵略者。當然,他們喜歡把xiǎo接觸誇大成戰役,把所取得的一些成功誇大為巨大的勝利。但這樣裝潢mén面並不是什麼大錯,國民政fǔ需要得到幫助,因此他們就要裝出自己是完全值得幫助的樣子,裝出有能力運用這種幫助的樣子。
而在美國,除戰時外,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止,國家情報工作幾乎等於零。戰時,由於戰爭的需要,設立了情報機構,一旦恢復和平,情報機構便縮xiǎo到極點,好不容易取得的知識和經驗,也就一風吹了。因此,危機一來,情報當局不得不從頭作起。
但是,現在太平洋方面的日本的威脅越來越大,歐洲希特勒勢力抬頭、歐洲風雲日漸告急,美國情報機構的班底便隨著局勢的發展而陸續加強了。但倉促之